清居县
西魏恭帝二年 (555) 置,为清居郡治。治所在今四川南充市南青居镇。《寰宇记》 卷136汉初县: “以地爽垲,故以清居称邑。” 隋开皇十六年(596) 废入汉初县。
西魏恭帝二年 (555) 置,为清居郡治。治所在今四川南充市南青居镇。《寰宇记》 卷136汉初县: “以地爽垲,故以清居称邑。” 隋开皇十六年(596) 废入汉初县。
①西晋永嘉五年 (311) 析云南、永昌两郡置,属宁州。治所在河阳县 (今云南大理市北五十六里,洱海东岸大成村)。辖境约比今云南洱海周围大,北到丽江、永胜,西到云龙。东晋析置西河阳郡后,辖境仅包有今洱
元代西藏地名。《元史·百官志三·宣政院》 载: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,其属附见有沙鲁万户。《汉藏史集》(藏文版)载乌思藏十三万户中,沙鲁(夏鲁)为藏地区(后藏)六个万户之一,其治所在
即凯口。 在今贵州都匀市西南凯口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1平州六洞长官司: 凯口洞 “在司东北三十里。苗人常避兵于此”。
即今陕西商州市东北宽坪。1946年陕甘宁边区置商雒县治此。
亦作列口县。西汉置,属乐浪郡。治所在今朝鲜黄海南道西北殷栗。以在冽水入海之口而名。西晋后废。古县名。又作列口县。西汉置,治今朝鲜黄海南道殷栗。属乐浪郡。东汉因之。西晋后废。
在今河南延津县西北沙门村。《清一统志·卫辉府》:西沙门镇“在延津县西二十里。其东十里为东沙门镇。明弘治中,改置香台巡司于此”。
亦名白桃川。在今四川蓬溪县西南郪口乡境。《寰宇记》卷87长江县:“唐上元元年以旧县不安,移在明月山下凤凰川。”
即今辽宁沈阳市北虎石台镇。民国徐曦 《东三省纪略》 表8南满铁路各线车站道里表:“虎石台驿距文官屯驿四里六。”
1933年12月川陕革命根据地置,治鹰嘴岩 (今四川旺苍县东北英萃镇)。1935年4月废。旧县名。川陕苏区设。1933年由广元县鹰嘴岩一带析置,治今四川市旺苍县鹰嘴岩。1935年春红军北上后撤销。
①又作聃或冉。西周初封国。姬姓。在今安徽临泉县。春秋时为蔡国所灭。《春秋》:文公三年(前624),“伐沈,沈溃”。《左传》:定公四年(前506)“夏,蔡灭沈”。②古国名。在今山西汾水流域。《左传·昭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