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混同江

混同江

古今所指不一。①指今吉、黑二省之松花江。《辽史· 圣宗纪》: 太平四年 (1024),“诏改鸭子河曰混同江”。《金史·世纪》: “生女直地有混同江、长白山,混同江亦号黑龙江。”

②指今黑龙江省东部之牡丹江。《明 一统志》 卷25辽东都司: 混同江 “源出长白山,北流经五国城,又北合松花江,东注于海”。

③指今黑龙江省之黑龙江。明 《寰宇通志》 卷116: 松花江“合混同江东流入海”。明 《辽东志》 卷1: 混同江在 “ (开原) 城北一千五百里。源出北山,南流合松花江入海”。

④民国通行地志以松花江会黑龙江以下为混同江。


黑龙江汇合松花江后到乌苏里江口一段的别称。因松花江含沙较多,水色淡黄,注入黑龙江后,水色北黑南黄,经久始混,故名。《金史·世纪》:穆宗九年,“军次混同水,萧海里再使人来,复执之”。《金史·地理志》:会宁县(治今黑龙江阿城市南白城)有混同江,即此。中国古代对混同江的说法不一,辽指今吉林省松花江上游及吉林、黑龙江两省的松花江。金指今松花江和黑龙江下游。元指今松花江。明沿用。清黑龙江下游又名混同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冠帽山

    ①在今河北赤城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8马营堡: 冠帽山 “在堡城西北隅。《志》 云: 堡两角枕山,而西面更为险隘,然三间平川,若登山俯瞰,城中患无遁形,守御为艰也。《志》 云: 堡北二里有纱帽山,

  • 合水墟

    即今广东高明市西南合水镇,西接高要市界。明万历《广东通志》卷46:高明县有合水墟。

  • 洛浦

    ①谓洛水之滨。当在今河南洛阳市附近。东汉张衡 《思玄赋》: “召洛浦之宓妃。”②一作洛普。即今新疆洛浦县。清光绪二十八年(1902) 置为洛浦县。即今河南省境内黄河支流洛河。参见“洛河(1)”。

  • 零县

    ①东晋安帝时置,属马头郡。治所在今安徽怀远县境。南齐属钟离郡。后废。②北魏改灵县置,为南清河郡治。治所即今山东高唐县南三十里南镇。北齐废。古县名。南朝宋置,治今山东省高唐县南南镇。属清河郡。北魏太和中

  • 缠缩城

    在今甘肃永登县南。《晋书·苻坚载记》:东晋太元元年 (376),苻坚伐前凉,“苟苌济自石城津,与梁熙等会攻缠缩城,又陷之”。即此。在今甘肃省永登县南。东晋太元元年(376年),前秦灭前凉,遗苟苌、梁熙

  • 新城站

    元于新城镇置,在今江西新建县东北。

  • 特亮县

    唐武德五年 (622) 析信义县置,属南扶州。治所在今广东信宜县西北。贞观八年 (625) 属窦州。北宋开宝七年 (974) 废入信宜县。古县名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置,治今广东省信宜市西北。属窦州

  • 花莲港

    旧称崇爻、奇莱。即今台湾省花莲县花莲市。清同治十年(1874)沈葆桢南北路开山奏摺始有花莲港之名。日本占领期间设花莲港街。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改为县辖市。在台湾省本岛东岸、花莲市东郊。面临太平洋。

  • 大崇恩福元寺

    在今北京市崇文区花市上四条。是元武宗海山于至大年间为其曾祖父母、祖父母及父母荐福祝釐而建,后世改名福恩观。

  • 豹子澥市

    即今湖北武昌县 (纸坊镇) 东北五十二里豹澥镇。清光绪 《湖北全省分图》: 江夏县 (今武汉市武昌区) 东有豹子澥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