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淯水

淯水

①一作育水。即今河南白河。《山海经·中山经·中次十一经》: “攻离之山,淯水出焉。” 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南阳郡郦县: “育水出西北,南入汉。”源出今河南嵩县西南,南流经南召、南阳、新野等县市,至湖北襄樊市东北入汉水。《水经·淯水》: “淯水出弘农卢氏县攻离山,东南过南阳西鄂县西北,又东过宛县南。又屈南过淯阳县东,又南过新野县西,南入于沔。” 《后汉书· 刘玄传》: 新莽地皇四年(23),新市、平林诸将 “设坛场于淯水上沙中”,立刘玄为帝,建元更始,即此。

②即均水。今河南卢氏、西峡、淅川等县淅川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弘农郡卢氏县: “育水,南至顺阳入沔。” 《水经·均水注》: “均水发源弘农郡之卢氏县熊耳山……东南流径其县下,南越南乡县,又南流与丹水合。……又南流注于沔水,谓之汮口者也。故《地理志》 谓之淯水。”

③又作育水。即今陕西旬阳县东北汉水北岸支流浊河。《水经·沔水注》: “汉水又东左得育溪。” 《唐六典》: 山南道大川有淯水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1金州: 洵阳县有“淯水”。《清一统志·兴安府》: 淯水“在洵阳县东,亦名蜀河。……《县志》: 蜀河在县东百四十里,源出秦岭,南流径闾关入汉,即古淯水也”。


古水名。又作育水。即今河南省白河。《后汉书·刘玄传》:新莽地皇四年(23年),诸将“设坛场于淯水上沙中”,立刘玄为更始皇帝,即此地。西晋太康间杜预引滍、淯水灌田万顷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赤岬城

    亦作赤甲城。在今四川奉节县东十里赤岬山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“江水又东径赤岬城西,是公孙述所造。因山据势,周回七里一百四十步,东高二百丈,西北高千丈,南连基白帝山。”相近为白帝城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奉

  • 莫端哈沙图卡伦

    清雍正十二年 (1734) 设,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新巴尔虎右旗西南平原。何秋涛 《朔方备乘》 卷10 《北徼喀伦考》 作 “穆敦哈萨图”; 西清 《黑龙江外纪》 卷2作 “墨敦哈沙图”。

  • 汉阳监

    南宋置,为铁钱监。在今湖北武汉市汉阳城区东北龟山下。

  • 土子洛可苏湖

    在今新疆新和县西。清宣统《新疆图志》卷70:阿洛浣水“在沙雅县西偏。上流为苦水,自拜城西南、温宿东南交界之阿里拉塔哈庄向东流至铁吉克卡伦南,潴为土子洛可苏泊,止不流”。

  • 散毛宣抚司

    明永乐十三年 (1415) 改散毛长官司置,属施州卫。治所在今湖北来凤县西北猴栗村。清初改为散毛土司,雍正十三年 (1735) 改土归流,置来凤县。明永乐十三年(1415年)升散毛长官司置,治今湖北省

  • 华顶峰

    天台山主峰。在今浙江天台县东北二十八里。海拔1110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9浙江总叙:华顶峰“绝顶东望沧海,少晴多晦,夏犹积雪, 自下望之若莲花之萼,亭亭独秀,因名”。《徐霞客游记·游天台山日记》:崇祯

  • 小部川县

    唐贞观四年(630)置,属羁縻西怀州。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境。八年(634)属羁縻远州。后废。

  • 布禳

    藏语译称异名。今西藏阿里地区南部。古为羊同国属,公元7世纪前期属吐蕃。10世纪时吐蕃王室后裔于此建立政权,治所在今普兰,为阿里三部之一。

  • 万家店

    即今湖北随州市东北三十里万店镇。清光绪《湖北全省分图》:随州东北有万家店。

  • 朗平县

    唐武德四年 (621) 置,属南州。治所在今广西博白县西北十五里浪平。六年 (623) 属白州。贞观十二年 (638) 废。古县名。(1)唐武德四年(621年)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北。属白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