淮口镇
亦作怀口镇。即淮州镇。今四川金堂县东南淮口镇。民国 《四川省乡镇概况图》: 金堂县东南沱江东岸有淮口镇。
在四川省金堂县中部。面积47平方千米。人口3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淮口,人口1万。因古淮州治金堂峡出口处,故名。清初置怀口镇,后演化为今名。1949年为淮口镇,1958年为沱江公社,1962年析置淮口镇,1992年淮口、建设二乡并入。盛产柑橘、棉花。特产金堂红橘。有轧花、榨油、酿造等厂。成都市帆布厂驻此。金乐公路经此。名胜古迹有宋建瑞光塔、清建炮台山古庙遗迹、天星洞。
亦作怀口镇。即淮州镇。今四川金堂县东南淮口镇。民国 《四川省乡镇概况图》: 金堂县东南沱江东岸有淮口镇。
在四川省金堂县中部。面积47平方千米。人口3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淮口,人口1万。因古淮州治金堂峡出口处,故名。清初置怀口镇,后演化为今名。1949年为淮口镇,1958年为沱江公社,1962年析置淮口镇,1992年淮口、建设二乡并入。盛产柑橘、棉花。特产金堂红橘。有轧花、榨油、酿造等厂。成都市帆布厂驻此。金乐公路经此。名胜古迹有宋建瑞光塔、清建炮台山古庙遗迹、天星洞。
清旧制内地分置十八省,边疆地区不置省。光绪中除蒙古、青海、西藏仍沿旧制外,新疆、台湾、奉天、吉林、黑龙江陆续建省,但不久台湾被日本侵占,故合内地原有十八省,共有二十二省。1928年改直隶省为河北省,奉
1934年10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由永丰、龙冈两县合并改置,治所在旸霁(今江西宁都县西北旸霁)。以永丰、龙冈二县各取一字为名。同年12月废。旧县名。中央苏区江西省设。1934年10月由永丰、龙冈两县合置,
在今陕西三原县西北。《元和志》卷1三原县:天齐原“在县西北二十五里, 上有天齐祠”。《寰宇记》卷31三原县:天齐原“西连嶻山”。
在今湖北黄陂县西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吴主传》:黄武五年(226)七月,“权闻文帝崩,征江夏,围石阳,不克而还”。在今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西。《三国志·吴志·孙权传》:黄武五年(226年),“孙权闻魏文帝崩
清宣统元年(1909)升兴京厅置,属奉天省。治所在新宾堡(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)。辖境相当今辽宁新宾、桓仁二满族自治县及吉林通化、浑江、集安市等地。1914年废府改县。清宣统元年(1909年)升兴京厅
在今贵州施秉县东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镇远府镇远县: “又西有偏桥,偏桥卫在焉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卷122偏桥长官司: 偏桥 “在司东十里。左倚高崖,右临溪水,断石架木,以通往来”。集镇名。在陕西省宜君县
即今山东即墨市东北店集镇。1949年山东革命根据地所置即东县曾迁治于此。
即今河北武邑县北三十里赵桥乡。明嘉靖《冀州志》 武邑县地理图: 北有赵桥堡。
南朝梁置,为真阳郡治。治所在今湖北随州市东北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为宜人县。
①即今江苏江阴市东南三十里长寿镇。清光绪《江阴县志》卷2:长寿镇“市跨河东西各里许。《旧志》称,长寿为大镇,考元时有长寿税务,盖今昔异形矣”。②即今湖南平江县东六十八里长寿镇。明、清时置巡司于此。(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