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涡水

涡水

一作水。 古狼汤渠支津。 即今淮水支流涡河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淮阳国扶沟县: “涡水首受狼汤渠,东至向入淮。” 向县故址在今安徽怀远县西北。故道自今河南扶沟县东分狼汤渠 (魏晋以后称蔡水),东流经太康县北、鹿邑县南,以下循今涡河至怀远县东入淮。为中原地区水运航道之一。东汉建安十四年 (209)、三国魏黄初六年 (225) 曹操、曹丕向东南用兵,均由此道。唐宋时代如逢汴河运道受阻,亦赖此河沟通南北。元代以后,黄河屡南决,夺蔡、涡入淮。蔡河淤断,太康以上涡河上源时有变迁。清代以后始成今状。


(涡guō) 涡河的古称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淮阳国扶沟:“涡水首受狼汤渠,东至向入淮。”《说文解字》、《水经注》作濄水。故道自今河南省扶沟县东分狼汤渠(魏晋以后称蔡水),东流经太康北、鹿邑二县南,以下循今涡河至怀远县入淮。为中原地区水运航道之一。东汉建安十四年(209年)、三国魏黄初六年(225年)曹操、曹丕向东南用兵,均由此道。唐宋时代如逢汴河运道受阻,亦赖此河沟通南北。元以后,黄河屡屡南决,夺蔡、涡入淮。蔡河淤断,太康以上涡河上源时有变迁。清以后始成今状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母响寨

    即今云南镇雄县东北母享镇。明嘉靖五年(1526)于此置威信长官司。清置母亨巡司。

  • 龙盘山

    ①即今山东章丘市西之龙山。《寰宇记》卷19章丘县:“晏谟《齐记》云:殷末周初有神龙潜于此山,遂以为名。两县中分,南属全节,北属章丘,上有神迹祠。”②在今陕西宝鸡县西北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南由县有盘龙山

  • 胪滨府

    清光绪三十四年 (1908) 置,属黑龙江省。治所即今内蒙古满洲里市。以胪朐河 (即克鲁伦河) 为名。1913年改胪滨县。清光绪三十四年(1908年)置,治今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。属黑龙江省。1913

  • 云龙县

    1913年改云龙州置,后属云南腾越道。治所在今云南云龙县南十七里宝丰。1929年直属云南省,迁治今云龙县治石门镇。在云南省西北部。属大理白族自治州。面积 4712 平方千米。人口19.8万。辖4镇、8

  • 独流北寨

    北宋置,属乾宁军。在今天津市静海县北十八里,南运河西岸独流镇。即今天津市静海县北独流镇。北宋时为乾宁军所领六寨之一。

  • 宝祐城

    在今江苏扬州市西北七里。旧名堡城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3扬州府: 宝祐城,“ 《志》 云,城周千七百丈,遗隍断堑,隐隐可寻,即隋迷楼故基也。宋宝祐四年,贾似道奉诏筑,所谓包平山而瞰雷塘者”。

  • 王公峰

    在今安徽祁门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8祁门县:王公峰“在县南二十五里。高出万仞,不与群峰接”。

  • 迎河

    卫河支流。在今河北南皮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3南皮县:迎河,“旧有迎河渎, 自县境东流,入清池县界,合于浮水。今湮”。

  • 金花砦

    即今湖北郧西县东南金花砦村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9郧西县: 金花砦 “在县东南四十里”。

  • 赤甲山

    亦作赤胛山。又名火焰山。在今四川奉节县东长江北岸,相近为白帝山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“江水又东径赤岬城西……南连基白帝,山甚高大,不生树木,其石悉赤。土人云,如人袒胛,故谓之赤岬山。”《元和志》逸文卷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