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涉县

涉县

西汉置,属魏郡。治所在今河北涉县西北二里。《元和志》 卷15涉县: “因涉河水为名。” 东汉为侯国,后复为县。三国魏属广平郡。北魏废。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复置,属潞州。大业初属上党郡。唐初属韩州,贞观十三年 (639) 迁治今涉县。后属潞州。北宋属隆德府。元至元二年 (1265) 废,后复置,属真定路。明属磁州。清属彰德府。民国初属河南河北道。1928年直属河南省。1949年划归河北省。


在河北省西南部,处冀、晋、豫三省交界处。属邯郸市。面积1489平方千米。人口38.2万。辖9镇、8乡。县人民政府驻涉城镇。因有涉河,县以河名。秦属邯郸郡。西汉置涉县,治今县城西,属魏郡。东汉改置侯国,后国除复县。三国魏改属广平郡。北魏省入临水、刈陵县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于涉城复置涉县,属上党郡。唐贞观十三年(639年)徙今治;十七年(643年)属潞州。北宋建中靖国元年(1101年)属隆德军,旋改属隆德府。金升为崇州。元曾复置涉县,后又废。明洪武元年(1368年)复置,属真定府;二年改属河南省彰德府磁州。清属彰德府。1912年属河南省豫北道,1928年直隶河南省。1941年属晋冀鲁豫边区。1949年改属河北省邯郸专区,1960年属邯郸市,1961年复属邯郸专区(1968年改地区)。1993年划归邯郸市。地处太行山东麓中低山区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。清漳河由西北入境流向东南与浊漳河汇为漳河。属南温带湿润气候。农产小麦、玉米、谷子等。特产核桃、柿子、花椒,被誉为“涉县三珍”,花椒产量居全国第一,核桃、柿子产量居全省之首。工业有冶金、机械、建材、化工、轻工等。邯长铁路、309国道及涉左、涉磁公路纵横境内。古迹有娲皇宫、千佛洞、紫云洞等。纪念地有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、政治部旧址,晋冀鲁豫边区人民政府旧址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南关

    ①即今河北保定市南市区南关街道办事处。明嘉靖 《清苑县志》 卷2四关: “南关长一里。”②即明广顺关。在今辽宁开原市东北貂皮屯。明为与女真互市之所,因在开原老城南,故称南关。③即阴山关。在今河南新县东

  • 西顶

    碧霞元君庙的俗称。即今北京市海淀区西南蓝靛厂。明万历年间于此建西顶碧霞元君庙。清康熙五十一年(1712)改名广仁宫。清《日下旧闻考》卷99引《圣祖御制重修西顶广仁宫碑》:“京城西直门外有西顶,旧建碧霞

  • 秦丘

    在今河南项城市西南。《寰宇记》 卷9项城县 (今沈丘县): 秦丘 “在县西南四十七里。故老传云: 秦王苻坚将兵南征驻于此丘,故名秦丘。丘侧有故城名为秦丹城,亦名秦王城”。

  • 琼州府

    明洪武元年 (1368) 改乾宁军民安抚司置,属广东省。治所在琼山县 (今海南省琼山市)。二年 (1369) 降为琼州。三年 (1370) 复升为琼州府。辖境相当今海南省地。清光绪三十一年(1905)

  • 阿禾江

    即今云南腾冲、梁河、盈江县境之大盈江。元代称阿禾江。《元书·寰宇志》:“镇西路,蛮曰干额,有阿昔江, 自腾冲来,下流合阿禾江,南至缅入海。”

  • 东乡土司

    清初改东乡五路安抚司置,属施州卫。治所即今湖北宣恩县东北细沙乡。雍正十三年(1735)废。本明东乡五路安抚司,清称东乡土司。治今湖北省宣恩县东北。雍正十三年(1735年)裁。

  • 推河

    即今蒙古国巴彦洪戈尔省图音河。《清一统志·喀尔喀》: 推河 “发源杭爱山南,两旁会六小水,南流三百余里,注于鄂罗克泊”。

  • 焉耆府

    清光绪二十四年 (1898) 升为喀喇沙尔厅置,属新疆省。治所在喀喇沙尔城 (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)。辖境约当今新疆库尔勒市及焉耆、和静、和硕、博湖、轮台、尉犁、若羌等县地。1913年改为焉耆县。清光

  • 慎水

    在今河南正阳县北。东南至息县附近入淮河。一说为清水河。《水经·淮水注》: 慎水 “出慎阳县西,而东径慎阳县故城南,县取名焉。……东南径息城北,又东南入淮”。

  • 汤头村

    即今山东临沂市东北五十二里汤头镇。民国《临沂县志》舆图:县东北有汤头(村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