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陵溪
在今江苏兴化市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3兴化县: “海陵溪在县西十五里。自泰州北浦汀河流经县西,又西北经宝应县界,入射阳湖。”
在今江苏兴化市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3兴化县: “海陵溪在县西十五里。自泰州北浦汀河流经县西,又西北经宝应县界,入射阳湖。”
在今浙江宁波市镇海区东北甬江入海口西岸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定海县: “东有候涛山,一名招宝山,上有威远城,山麓有靖海城,俱嘉靖三十九年置。东、北皆滨海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92宁波府定海县: 招宝山
南宋嘉熙四年(1240),为抗蒙元筑,在今四川合江县西五里安乐山上。《元史·旦只儿传》:至元七年(1270),“进至安乐山,复败宋军”。即此。元废。今山城遗址尚存。
在今四川绵竹县东四十里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 绵竹县有庚除山。《寰宇记》 卷73绵竹县:“在县东北四十里。即张道陵二十四化之一也。山有二石室,天宝七年敕置庚除观。今废。”
在今云南富宁县东南九十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87广南府: 者鹞山 “在富州东南九十里。高可二百仞,怪石槎枒”。
指今印度之恒河。唐玄奘 《大唐西域记》卷4: “窣禄勤那国,周六千余里,东临殑伽河,北背大山。……阎牟那河东行八百余里,至殑伽河源,广三四里,东南流入海处广十余里,水色沧浪,波涛浩汗。”
在今四川平武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龙安府一》: 箐青山 “在平武县东南六十里。重峰叠嶂,树木森郁。北通青川所。有南溪出此,流入白水”。
即泉鸠里。在今河南灵宝市西北鸠水西。晋潘岳《西征赋》:“纷吾既迈此全节,又继之以盘桓。”《文选》注:“全节,即《汉书》全鸠里,戾太子死处。《图经》:全节, 阌乡县东十里鸠涧西。”
在今四川茂县西北较场乡境。《元和志》卷32卫山县:七顷山“一名落目山,此路山岩峻阻,平地唯有七顷,因呼为七顷山”。隋翼针县城在山下,称七顷城。
明置,属宁夏右屯卫。即今宁夏平罗县南姚伏镇。
在今山西太谷县西北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0太谷县:万年顿“本名龙泉顿,唐开元十年幸太原,道经此,改曰万年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