浮泥山
在今湖南安化县东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63长沙府: 浮泥山 “在安化县 (治今梅城镇) 东北七十里。 崖壁峭绝, 浮壤沃饶, 土人攀援而上, 开畬种谷”。
在今湖南安化县东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63长沙府: 浮泥山 “在安化县 (治今梅城镇) 东北七十里。 崖壁峭绝, 浮壤沃饶, 土人攀援而上, 开畬种谷”。
一名徊村岭、亨龙岭。在今福建顺昌县南十里。《寰宇记》 卷 100南剑州顺昌县 “七台山” 条下: “有徊村岭,高五十丈,险峻乌道,至岭头坦平,路寻小溪而入,其山徘徊掩映,谓之徊村。”
即今四川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南之阿蓬江。《清一统志·酉阳州》: 阿蓬水 “此水源出湖北恩施县西南金峒、龙潭诸土司界,曰麻地坝河。南径唐崖土司界曰唐崖河”。又称唐岩河。乌江支流。在湖北省西南部和重庆市东
即今云南宾川县西南三十五里宾居乡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明洪武五年(1372)改大龙番应天府安抚司置,属贵州卫。治所在今贵州惠水县西南三都镇。正统三年(1438)改属贵州宣慰司。万历间属定番州。清以后废。明洪武五年(1372年)改大龙番应天府安抚司置,治今
在今河北涿鹿县西南。《水经·㶟水注》:协阳关水“东北流历笄头山,又北径潘县故城,左会潘泉故渎。……关水又东北流,注于㶟水”。
北宋政和三年 (1113) 置,属庆符县。即今四川宜宾市东长江南岸南广镇。在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中部。面积74.4平方千米。人口3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南广,人口 2700。以河为名。1949年为南广乡,
1942年晋冀鲁豫边区改望都县置,属北岳区。治所即今河北望都县。为纪念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刘云彪团长而命名。1946年复名望都县。旧县名。北岳抗日根据地设。1943年由晓峰县改置。以纪念抗日烈士、骑兵团长
1937年析巩留县置,属新疆省。治所即今新疆新源县。1939年改为新源设治局。又称恰克满设治局。1939年由巩留县析置,治那里格(今新疆新源县新源镇)。1942年更名新源设治局。
1939年改卡克满设治局置,属新疆省。治所即今新疆新源县。1945年改为巩乃斯县。1942年由卡克满设治局改名,治那里格(今新疆新源县新源镇)。1945年升县,并改名巩乃斯县。
即今山东单县东南三十六里潘庄。《寰宇记》卷14单县:“汉平城在县东四十里。高一丈。《汉书》:吕后单父人也。今平城南六十里有吕固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