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济南国

济南国

西汉文帝十六年 (前164) 改济南郡为国,封刘肥之子辟光为济南王,都东平陵 (今山东章丘市西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济南、泰安、长清、肥城、章丘、济阳、邹平等市县地。景帝三年 (前154) 以参与吴楚七国之乱,国除为郡。武帝以后南部划归泰山郡,辖境缩小。东汉建武十五年 (39) 又改为国。西晋初复改为郡。


西汉文帝十六年(前164年)以济南郡改置,治东平陵县(今山东章丘市西)。辖境约当今山东省济南、章丘、济阳、邹平等市县。景帝时为参加叛乱的七国之一。乱平国除仍为郡。东汉建武十五年(39年)复为国,西晋改为郡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富资水

    新安江支流。在今安徽歙县北,南流注入扬之水 (练河)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20徽州: 富资水“在歙县,出昉源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8徽州府歙县“丰乐水” 条下: “府北一里曰富资水,源出府北四十里昉村,亦

  • 鲁密卓笼

    在今四川丹巴县东北中路乡中路村。清康熙四十年 (1701) 置鲁密卓笼土百户。

  • 祝沟

    即今山东平度市东北五十八里两目乡驻地祝沟。清道光 《平度县志》 卷9有祝沟。

  • 九英山

    在今江西乐平市北。《寰宇记》卷107浮梁县:九英山在“县南五十里。黄巢乱唐,宁赓据此以御之, 因名九英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5浮梁县:九英山“赓有九子,名皆从山,后人因呼山为九英”。

  • 寿水

    洞过水支流。在今山西寿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0寿阳县:寿水“县南二里。有二源并导合流,至县西南十里,合于黑水”。南注洞过水。

  • 光陵

    唐穆宗李恒的陵墓。在今陕西蒲城县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奉先县:“光陵在北十五里尧山。”

  • 凹仔墟

    即今广东怀集县东南坳子镇。清宣统年间为怀集县东南界,1911年改为坳子乡。

  • 幙山

    即今安徽泾县东北三里象山。下临幕溪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8泾县: 幙山在 “县东三里。相传左难当与铺公祐相持于此,故垒尚存。其西有两峰最高,与县西响山相对,如门户然,为县治拱卫”。

  • 满撮纳城

    即今西藏错那县。《清一统志·西藏》卫地诸城: 满撮纳城 “在喇萨东南四百四十里”。藏语满为门隅,撮纳为湖边、湖鼻。后称错那宗。1960年改设错那县。满撮纳又作错拉、扪磋纳。清康熙年间置,在今西藏自治区

  • 鸣銮镇

    亦曰鸣銮戍。在今内蒙古正蓝旗附近。《明史· 成祖纪》: 永乐八年 (1410) 远征漠北,“ (三月) 甲戌,次鸣銮戍”。又作鸣銮戍。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附近。明永乐八年(1410年)明成祖朱棣阅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