洄水
指今四川广安县境之渠江。《明史· 地理志》 广安州: “东北有篆江,即巴江,合渠江之下流也。江中有三十六滩,亦名洄水。又北有浓水,南流合于环水,至州南合洄水,并注合州之嘉陵江。” 嘉庆 《四川通志》 卷13广安州: 洄水 “在州南。以其水萦回为潭,故名,又名清回,即渠水下流也”。
指今四川广安县境之渠江。《明史· 地理志》 广安州: “东北有篆江,即巴江,合渠江之下流也。江中有三十六滩,亦名洄水。又北有浓水,南流合于环水,至州南合洄水,并注合州之嘉陵江。” 嘉庆 《四川通志》 卷13广安州: 洄水 “在州南。以其水萦回为潭,故名,又名清回,即渠水下流也”。
1948年晋冀鲁豫革命根据地由汲县城区析置,辖中山镇及德胜镇。治所即今河南卫辉市。1949年撤销。在河南省北部。新乡市代管。面积882平方千米。人口48.4万。辖1街道办事处、7镇、9乡。市人民政府驻
南齐改广汉县置,属东遂宁郡。治所即今四川遂宁市。梁改为小溪县。古县名。南朝齐置,治今四川省遂宁市。为东遂宁郡治。梁改为小溪县。
西汉武帝平东越后置,治所在冶县(今福建福州市)。西汉武帝平东越后置,治冶县(今福建福州市)。属会稽郡。废年不详。
一名河岭堡。即今广东广州市北郊江高镇。明洪武二年 (1369) 于此置慕德里巡司。清裁。
南朝宋置,属海昌郡。治所当在今广东高州、信宜二市县境。梁以后废。
①在今浙江湖州市西北十八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1湖州府: 卞山 “下有金井洞。吴越时黄龙见此,改曰黄龙洞”。②在今浙江杭州市西栖霞岭之后山。《清一统志·杭州府一》: 黄龙洞 “在钱塘县栖霞岭后。宋淳祐
北宋置,属博白县。在今广西博白县西南南流江西马门。古镇名。北宋属博白县。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西南马门。
又作顾。夏方国。在今山东鄄城县东北。为商汤所灭。《诗经·商颂·长发》: “韦、顾既伐,昆吾、夏桀。” 或说雇即扈,春秋郑地,在今河南原阳县西。《春秋》: 文公七年 (前620) “公会诸侯、晋大夫盟于
①亦作鲢水。即今广东南雄县西北之凌江。《水经·溱水注》:“连水出南康县凉热山连溪,山即大庾岭也。……其下船路,名涟溪。涟水南流,注于东溪,谓之涟口。庾仲初谓之大庾峤水也。”②在今云南姚安县西三十里。《
又名湓城。相传西汉高帝六年 (前201)灌婴所筑。即今江西九江市。以地当湓水入长江口得名。《晋书· 地理志》 武昌郡: 柴桑 “有湓口关”。《资治通鉴》: 东晋咸和三年 (328),“祖约遣祖涣、桓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