泸沽驿
亦作芦沽驿。在今四川冕宁县南泸沽镇。《元史·文宗纪》: 至顺初,云南诸王秃坚等叛乱,罗罗斯土官撒加伯攻建昌县,“四川军亦败撒加伯于芦古驿”。即此。《清一统志 ·宁远府》: “泸沽驿在(西昌) 县北一百八十里。” 久裁。
在今四川省冕宁县南。元至顺初,云南诸王秃坚等作乱,罗罗斯土官撒加伯攻建昌,蜀军败之于泸沽驿,即此。
亦作芦沽驿。在今四川冕宁县南泸沽镇。《元史·文宗纪》: 至顺初,云南诸王秃坚等叛乱,罗罗斯土官撒加伯攻建昌县,“四川军亦败撒加伯于芦古驿”。即此。《清一统志 ·宁远府》: “泸沽驿在(西昌) 县北一百八十里。” 久裁。
在今四川省冕宁县南。元至顺初,云南诸王秃坚等作乱,罗罗斯土官撒加伯攻建昌,蜀军败之于泸沽驿,即此。
即今云南丘北县西南盘江东岸之小江口。清光绪《皇朝中外一统舆图》:丘北县西有小江口。
在今青海湟中县东北南川河畔。一说在湟中县西南。《清一统地·西宁府二》: 南川营 “在西宁县南五十里。旧名伏羌堡,明嘉靖十四年筑城,周三里有奇,南去暗门边墙三十里。本朝初设守备,今改都司”。又称伏羌堡。
在今广西大新县西北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0养利州: 养山在“州西三里。绵亘甚远,苍翠蓊蔚。州盖以此山及利水名”。
五代南唐交泰二年 (959) 升洪州置,建为南都。治所在南昌县 (今江西南昌市)。宋初改洪州,后升隆兴府。元改为龙兴路。元至正二十二年(1362) 朱元璋改为洪都府,至正二十三年 (1363)复改为南
亦作富勒尔济。即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西南富拉尔基镇。清末 《黑龙江全界地图》: 齐齐哈尔西南有富勒尔吉。民国 《黑龙江志稿》 龙江县图: 西南有富拉尔基。徐曦 《东三省纪略》 作胡拉尔吉。
①五代梁开平三年(909)吴越改长城县置,属湖州。治所即今浙江长兴县。南宋宝庆元年(1225)属安吉州。元初属湖州路,元贞元年(1295)改为长兴州。明初改长安州,洪武二年(1369)复改长兴县,属湖
①北魏孝昌中置,治所在白马城 (今山西临汾市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临汾、霍州二市及洪洞、浮山、安泽、汾西等县地。建义元年 (528) 改晋州。②西魏废帝三年 (554) 改肆州置,治所在下溠县 (今湖北随
在今江西上饶市西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51广信府上饶县: 槠溪在 “府城西十里。源出灵山,西流入上饶江。多槠木,故名”。
①西晋永兴元年(304)置,属扬州。治所在阳羡县(今江苏宜兴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宜兴、溧阳二市地。隋开皇九年(589)废。②北魏置,治所在高冢城(今江苏泗洪县西北)。北齐废。(1)西晋永兴元年(304
在今河南郾城、商水县间之沙河,为汝水支流。《水经·汝水注》: “汝水又东南径奇頟城西北, 今南颍川郡治也, 濆水出焉, 世亦谓之大水。《尔雅》 曰,河有雍,汝有濆。然则濆者,汝别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