泥溪场
①即今四川通江县东北泥溪乡。清道光《通江县志》 卷2: 泥溪场 “离城一百七十里”。1932年川陕省设赤化县泥溪市苏维埃驻此。1933—1935年川陕革命根据地置赤北县治此。
②即今四川宜宾县西北泥溪镇。唐置泥溪军镇于此。清光绪 《叙州府志》 卷8宜宾县: 泥溪场在 “治北一百八十里”。
①即今四川通江县东北泥溪乡。清道光《通江县志》 卷2: 泥溪场 “离城一百七十里”。1932年川陕省设赤化县泥溪市苏维埃驻此。1933—1935年川陕革命根据地置赤北县治此。
②即今四川宜宾县西北泥溪镇。唐置泥溪军镇于此。清光绪 《叙州府志》 卷8宜宾县: 泥溪场在 “治北一百八十里”。
1914年改沙县置,属甘肃兰山道。治所在今甘肃临洮县北九十里太石铺镇。1927年直属甘肃省。1950年并入临洮县。旧县名。原名沙县,因与福建省沙县重复,1914年更名。治大石铺(今甘肃临洮县北辛甸)。
隋大业元年 (605) 置,为冲州治。治所在今越南广南一岘港省维川县南茶轿。三年 (607)为林邑郡治。后废。古县名。隋大业元年(605年)置,治今越南广南省维川南茶荞。属林邑郡。后废。
西魏恭帝时置,属眉州。治所在青衣县(今四川青神县南二十里瑞峰镇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青神县地。北周改为青神郡。
指今安徽北部之北淝河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1怀远县: 淝河 “在县东北二十里。源出宿州龙山湖,东南流,经县之双墩村,入于淮。…… 《志》 云: 县北十五里又有淝河,自蒙城县流入境,与宿州之淝河合流入淮”
①集镇名。在今四川普格县西北白水村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建昌卫:“东南有白水巡司。”《清一统志·宁远府二》 “龙溪镇”条内:“白水巡司在(西昌)县东南二百里……明置,久裁。”②即今云南沾益县东北白水。民
明永乐初改宋兀喇城置,即今陕西靖边县西南新城乡。光绪 《靖边县志》 卷1: “旧治靖边营城,古夏州兀喇城……明景泰四年巡抚陆短改筑新城,俗呼新城堡。”
北宋大中祥符三年 (1010) 置,属慈利县。即今湖南张家界市西南二十六里大溶溪镇。明洪武三十一年 (1398) 改置大庸所。
在今广东龙川县东北一百五十里枫树坝镇西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3惠州府龙川县:十一都司“为县境水陆之冲,防守最切”。
亦作扶南。指今柬埔寨及越南南部一带。《文选》卷5左思《吴都赋》:“乌浒、狼㬻,夫南、西屠。”刘逵引《异物志》注:“夫南特有才巧,不与众同。”
在今四川内江市南五里三元山下。旧产盐。清道光《内江县志要》卷1:三元井在“治南五里。旧出盐卤,今仍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