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口集
即今安徽霍邱县南河口镇。明嘉靖 《寿州志》 卷1: 霍邱县有两河口集。清道光 《安徽通志》卷29霍邱县: 河口集在 “县南六十里”。
即今安徽霍邱县南河口镇。明嘉靖 《寿州志》 卷1: 霍邱县有两河口集。清道光 《安徽通志》卷29霍邱县: 河口集在 “县南六十里”。
北宋置,属内乡县。即今河南内乡县治。金徙内乡县于此。
在今北京市房山区北二十里,河北镇东南大石河东岸。明于此置巡司。
即今吉林安图县西南松花江支流古洞河。乾隆 《钦定盛京通志》 卷27: 赫通额河,“国语 (满语),赫通额,横也。(吉林) 城东南一千四十五里。源出勒富善冈,西北流会富勒呼河,入混同江”。
又称古回鹘城、卜古军城。今蒙古国鄂尔浑河上游西岸哈剌巴尔戛逊古城遗址。《辽史·萧图玉传》: 开泰元年 (1012) 十一月,“石烈太师阿里底杀其节度使,西奔窝鲁朵城,盖古所谓龙庭单于城也”。13世纪波
在今湖北恩施市东二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2施州卫:五峰关“在卫城东连珠山下。有官军戍守”。
在今河南信阳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0信阳州:九渡河“源出鸡翅山,溪涧萦委,沿溯九度,亦曰九曲河,经州南二十五里有卧牛河合流焉,谓之双河,又东北流合于浉水”。浉水东北流,注入淮河。
即今西藏拉孜县东北彭错林。《清一统志·西藏》 藏地诸城: 盆苏克灵城 “在日喀则城西南七百二十三里”。又作彭错岭、喷磋克凌城。清康熙间置,在今西藏自治区拉孜县东北彭错林乡。
明置,即今青海平安县。乾隆《西宁府新志》卷9:平戎城“明洪武十九年置平戎马驿,嘉靖元年置防守官”。清仍设驿丞。
即今山东苍山县治卞庄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3沂州:“卞庄在州西南,东泇水所经也。”
即唐东都宫城。在今河南洛阳市隋唐故城中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曰: “宫城在皇城北……其崇四丈八尺,以象北辰藩卫,曰紫微城。” 《元河南志》 亦称: “宫城曰紫微城,其城象紫微宫,因以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