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沙水

沙水

①一名大溪、太史溪、沙源水。即今福建闽江上源沙溪。《寰宇记》卷100南剑州沙县:“沙源经县南二百步,其水原出汀州宁化县黄土岭至虔化县界号曰沙源水,水势悬峻声殷如雷,崄如龙门。过县东一百二十里合邵武将乐溪水,至建潭合建溪,南下福州。其水滩碛甚多。”《清一统志·延平府》:沙溪“在沙县南, 旧名大溪,……亦曰太史溪”。

②据《水经·渠水注》记载,故道自今河南淮阳境内分古狼汤渠东出,又东至鹿邑南,又东略循今安徽茨河,经涡阳、蒙城县西,至怀远县南入淮水。《左传》:昭公二十七年(前515),“楚令尹子常以舟师及沙汭而还”,杜预注:“沙,水名。”《说文》:“楚东有沙水。”沙汭即指此水入淮处。

③即今河南舞阳县北之沙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1舞阳县:沙水“源出汝州鲁山县之吴大岭,东流经叶县界,与滍水会,又东入县境。又东至许州襄城县界,入于汝水”。

④在今河南尉氏县东五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7尉氏县:沙水“自祥符县流入,即宋之惠民河”。

⑤在今广东南雄县东北。清光绪《广东舆地全图》南雄州图:浈水“屈西北经白石坑,沙水自东北来注之”。

⑥在今陕西勉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6褒城县:沙水“源出县西北七十里之云雾山(在今勉县北),东北流,入于褒水”。


古水名。其水从古蒗荡渠分出,自今河南省淮阳县东至鹿邑县南,又东循今芡河至安徽省怀远县南入淮。《左传》昭公二十七年(前515年):楚“令尹子常以舟师至沙汭而还”,即指此水入淮处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甬东

    即甬句东。春秋越地。今浙江东部舟山岛。《左传》:哀公二十二年(前473),“越灭吴,请使吴王居甬东”。杜预注:“甬东,越地,会稽句章县东海中洲也。”又作甬句东。春秋越地。在今浙江省舟山岛。前473年,

  • 秀峰寺

    ①在今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旸台山麓,为明太监高让与僧智深所建。②五代南唐建,在今江西星子县西十五里庐山南麓。旧名开先寺。本南唐李中主书堂,后为寺。宋太平兴国二年(977)赐名开先华藏。明天顺初复旧名。清康

  • 西釜山

    在今河南济源市西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9济源县:“《志》云,其山周回高峻,中深洼如釜,因名。”

  • 珙溪

    即今四川珙县之洛浦河,为长宁河上源之一。明曹学佺 《蜀中名胜记》 卷15珙县: “ 《志》云: 治南北五十步,即珙溪也,多石似玉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70珙县: 珙溪 “在县治南。多石,不通舟楫,民以

  • 归兹

    即龟兹。国都在延城(今新疆库车县东皮朗旧城)。

  • 宣府左卫

    明洪武二十六年 (1393) 置,属山西行都司。治所即今河北宣化县。二十八年 (1395) 改为宣府护卫。建文四年 (1402) 复置,移治保定 (今保定市)。宣德五年 (1430) 还治今宣化县,属

  • 赤崖

    亦曰赤岸。在今陕西留坝县东北。《水经·沔水注》引诸葛亮《与兄瑾书》云:“前赵子龙退军,烧坏赤崖以北阁道缘谷一百余里,其阁梁一头入山腹,其一头立柱于水中。今水大而急,不得安柱,此其穷极,不可强也。”又云

  • 大桥场

    即今四川南部县西大桥镇。为唐新井县治所。北宋著名学者陈尧叟、陈尧佐、陈尧咨三兄弟故里。

  • 双塞

    在今河北蔚县境内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4蔚州:双塞“正统十四年亲征至大同,东还次双塞,议从紫荆关入,既又转从宣府,遂有土木之变”。

  • 沟于家

    在今山东文登市天福山镇北三里。1932年中共地下党组织已在此活动,俗有“小苏区”之称。后为中共胶东特委驻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