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汤溪

汤溪

即今四川云阳县东北之汤溪河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江水“左则汤溪水注之。水源出县北六百余里上庸界,南流历县翼带盐井一百所,巴川资以自给。粒大者,方寸,中央隆起,形如张伞,故因名之曰伞子盐。有不成者,形亦必方,异于常盐矣。王隐《晋书地道记》曰:入汤口四十三里,有石,煮以为盐。石大者如升,小者如拳,煮之,水竭盐成。盖蜀火井之伦,水火相得乃佳矣。汤溪下与檀溪水合,水上承巴渠水,南历檀井溪,谓之檀井水,下入汤水。汤水又南入于江,名曰汤口”。汤溪水发源于巫溪县西部山区,南流入云阳县, 经云安镇, 于县东注入长江。云安镇一带之汤溪,历为川东著名井盐产区。


在江西省崇仁县汤溪村。原名九龙坪。有温泉两口,一处方圆20余米,一处仅2米。清代时,村中举人取“温泉”之意改九龙坪为汤溪。汤溪属硫黄矿温泉,对医治疥癣、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显著。建国后修起了浴池、浴室,为疗养胜地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雀儿沟

    亦作鹊儿沟、雅儿沟。即今新疆呼图壁县西南雀儿沟镇。清宣统 《新疆图志》 卷1绥来县: “东南一百二十里至西凉户,接呼图壁之雀儿沟。”

  • 兀刺海路

    元改西夏黑山威福监军司置,治所在兀剌海城(今内蒙古乌拉特后旗西南狼山隘口)。明初废。

  • 釜水

    一作滏水。即今河北滏阳河。《淮南子·墜形训》: “釜出景。” 高诱注: “景山在邯郸西南,釜水所出,南泽入漳,其原浪沸涌,正势如釜中汤,故曰釜,今谓之釜口。” 《明史·地理志》: 邯郸县 “东有滏阳河

  • 明港驿

    即今河南信阳县北七十八里明港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0确山县 “竹沟镇关” 条下: “县南九十里有明港镇关。明港河之水,自信阳州流经此入淮也。” 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常山峪

    即今河北滦平县东南二十里长山峪镇。清置常山峪行宫。

  • 旅獒州都督府

    唐龙朔元年 (661) 置,属安西都护府。治所在乌拉喝国摩竭城 (今土库曼斯坦阿什哈巴德东马里至乌奇、阿治一带)。8世纪中废。

  • 田村寨

    在今山东即墨市东北九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6即墨县“走马岭寨”条下:田村寨“与栲栳岛等寨俱筑城戍守”。

  • 上阳镇

    在今安徽舒城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6舒城县:上阳镇“在县东二十五里……为商旅聚集之所”。

  • 南平山

    在今云南禄丰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4禄丰县: 南平山在 “县西十五里。三面陡峻,惟南稍平,因名”。

  • 百叠岭

    在今湖南蓝山县东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0蓝山县:百叠岭“以山岭稠叠而名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