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汉阳郡

汉阳郡

①东汉永平十七年(74)改天水郡置,治所在冀县(今甘肃甘谷县东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定西、陇西、礼县以东,静宁、庄浪以西,黄河以南,嶓冢山以北地。三国魏复名天水郡。

②北魏太平真君五年(444)置,属南秦州(西魏改为成州)。治所在兰仓县(西魏改汉阳县,今甘肃礼县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礼县地。北周废。

③北魏太平真君七年(446)分天水郡置,属秦州。治所在黄瓜县(今天水市南七十里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天水市和武山县之间地区。北周废。

④隋大业三年(607)置,治所在上禄县(今甘肃礼县西南,西汉水东岸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礼县、西和二县地。唐武德初改为成州。


(1)东汉永平十七年(74年)改天水郡置,治冀县(今甘肃甘谷县东)。属凉州。辖境相当今甘肃省定西、陇西、礼县等市县以东,静宁、庄浪等县以西,黄河以南,嶓冢山以北地区。三国魏初复名天水郡。(2)北魏太平真君五年(444年)置,治兰仓县(西魏改名汉阳县,今甘肃礼县)。属南秦州。辖境相当今甘肃省礼县一带。约西魏、北周时废。(3)北魏太平真君七年析天水郡置,治黄瓜县(今甘肃天水市南)。属秦州。辖境相当今甘肃省天水市与武山县之间地区。约隋初废。(4)隋大业三年(607年)改成州置,治上禄县(今甘肃礼县南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省礼县、西和县及成县西北部地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复改成州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居延海

    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。弱水 (今额济纳河) 自张掖北流,至下游分为东河、西河等河,汇潴于此。《水经注》 卷40: 居延泽 “形如月生五日”。唐以后通称居延海。本为一湖,其后中段淤塞,遂成二泊。汉人称

  • 太平街

    ①即今辽宁康平县北太平街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康平县:“旧设铺司三:东南吴家店入开原,东小塔子入(昌图)府,北太平街接科尔沁。”②在今云南盈江县西南二十里,为太平乡驻地。洪宪元年(1916) 《最新大中

  • 武兴县

    ①西晋置,属武平郡。治所在今越南永富、北太等省境。南齐后废。②北魏置,为武兴郡治。治所即今陕西略阳县。西魏改名汉曲县。③唐天授元年 (690) 改文水县置,属并州。治所即今山西文水县东十里旧城庄。因为

  • 八屋

    即今吉林公主岭市西北八屋镇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怀德县:旧设铺司“西八屋,西南朝阳坡,皆入奉化。……由县西北小边经八屋至边壕赴辽源”。

  • 龚州

    唐贞观七年 (633) 改州置, 治所在平南县(今广西平南县)。《元和志》 卷37龚州: “因龚江为名。”辖境相当今广西平南县地。天宝元年 (742)改为临江郡,乾元元年 (758)

  • 长陵县

    ①西汉高帝十二年(前195)置,属左冯翊。治所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三十里。以汉高祖陵墓而得名。东汉属京兆尹。三国魏废。②南朝梁置,为长陵郡治。治所即今河南息县东七十一里长陵乡。北齐改属新蔡郡。隋开皇初废

  • 大相公岭

    亦名大关山。古名邛来山。即今四川荥经县与汉源县交界之大相岭。西北—东南走向,蜿蜒百余里,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,为青衣江与大渡河之分水岭。《明一统志》卷72雅州:大相公岭“在荣经县西一百里。相传诸葛亮

  • 安东县

    ①明洪武初改安东州置,属淮安府。治所即今江苏涟水县。1914年为避免与奉天省安东县(今辽宁省丹东市)重名,改名涟水县。②清光绪二年(1876)析岫岩厅地置,属岫岩厅,后属凤凰厅。治所在沙河镇(即今辽宁

  • 陕西汉中道肃政廉访司

    蒙古至元六年 (1269) 置河东陕西道提刑按察司,治京兆路 (今陕西西安市)。八年改为陕西四川道。元至元十六年 (1279)改陕西汉中道。二十八年改按察司为肃政廉访司。后时废时复。延祐二年 (131

  • 雍洛城

    在今河北涿鹿县西南。 《水经·㶟水注》:“㶟水又东径雍洛城南。 《魏土地记》 曰: 下洛城西南二十里有雍洛城。” 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