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平城
在今浙江淳安县西北威坪镇附近。北宋宣和二年(1120)置威平巡司。明初改永平巡司。后废。
即今浙江省淳安县西北威平。北宋末平方腊置威平巡检司戍此。明改置为永平巡检司。
在今浙江淳安县西北威坪镇附近。北宋宣和二年(1120)置威平巡司。明初改永平巡司。后废。
即今浙江省淳安县西北威平。北宋末平方腊置威平巡检司戍此。明改置为永平巡检司。
即今北京故宫北门。明永乐十八年(1420) 建,初名玄武门。清康熙时重修,因避圣祖玄烨讳,改名神武门。明崇祯十七年 (1644) 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进入北京,皇帝朱由检由此门逃到煤山(今景山) 自缢。
在今吉林集安市东北洞沟河畔,为高句丽时代墓葬,有近万座之多。墓有积石墓和封土墓两种。积石墓年代较早,初以碎石或砾石堆积,稍晚的四周砌筑石条或筑成阶坛式,其中规模宏大的有太王陵、将军坟、千秋墓。太王陵前
即铿口墟。今湖南茶陵县东南五十四里江口乡。
城名。在今辽宁义县西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咸和八年(333),慕容皝讨宇文逸豆归,“军于广安,逸豆归惧而请和”,即此。古城名。在今辽宁省义县西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咸和八年(333年),慕容皝讨宇文逸
在今广西岑溪县北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8岑溪县:石泷“大石连江,不通舟楫”。
在今甘肃清水县西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义熙六年(410),夏赫连勃勃“寇陇右,破白崖堡,遂趣清水”。在今甘肃省清水县西。东晋义熙六年(410年),十六国夏赫连勃勃寇陇右,破白崖堡,即此。
即今河南偃师市东南参店。明弘治 《偃师县志》 卷1: 参驾店 “在县东南五十里。故老云: 宋太宗避暑于嵩山之上,耆老朝参于此,后以为店,因名”。
在今山东聊城市东北二十五里。《寰宇记》卷54聊城县: 博固城,“ 《隋图经》 云,或谓之布鼓城,即石勒时筑,在大河之曲”。
春秋郑邑。在今河南原阳县西南。《春秋》:僖公二十八年 (前632),“公会晋侯、齐侯、宋公、蔡侯、郑伯、卫子、莒子,盟于践土”。《左传》: 晋“作王宫于践土”。古邑名。春秋郑邑。在今河南省原阳县西南。
俗名峰溪。即今湖北竹溪县南九十八里丰溪镇。清有守备、千总等驻防。民国初设县佐于此。在湖北省竹溪县西南部。面积381平方千米。人口1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丰溪街,人口980。因境内多河溪,故名。1949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