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永安宫

永安宫

①东汉雒阳宫殿名。在北宫东北隅,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内。《后汉书·献帝纪》载:中平六年(189),“九月甲戌, 即皇帝位,年十九。迁皇太后于永安宫”。注引《洛阳宫殿名》曰:“永安宫周回六百九十八丈,故基在洛阳故城中。”又《皇后妃下》曰:“董卓又议太后踧迫永安宫,至今忧死,逆妇姑之礼,乃迁于永安宫, 因进酖,弑而崩。”

②即唐长安之大明宫。在今陕西西安城北二里龙首原上。唐贞观八年(634)建,次年改名大明宫。

③唐长安二年(702)建,在今陕西耀县城南五里。

④唐置,在今陕西麟游县西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麟游县:“西三十里有永安宫,贞观八年置。”乾封后废。

⑤在今四川奉节县城内奉节师范学校。《寰宇记》卷148奉节县:永安宫“汉末公孙述所筑。蜀先主崩于此城中。故曰永安宫”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“江水又东径南乡峡,东径永安宫南。刘备终于此,诸葛亮受孤处也。其间平地二十里许,江山回阔,入峡所无。城周十余里,背山面江,颓墉四毁,荆棘成林,左右民居,多垦其中。”北周天和元年(566)从白帝城移信州于宫南五十步,宣政元年(578)复还治白帝城。南宋陆游《入蜀记》:“(夔)州在山麓沙上,所谓鱼腹永安宫也。宫今为州仓,而州治在宫西北,甘夫人墓西南。景德中,转运使丁渭、薛颜所徙,比白帝颇平旷,然失关险。”今有永安宫故址碑二通。


在今重庆市奉节县东。三国蜀汉章武二年(222年),刘备征吴败还,驻白帝城,改鱼复县为永安县,别置永安宫,次年死于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蓼坞

    在今河南灵宝市西北阌乡西北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“蓼水出襄山蓼谷。” 当时于此谷筑坞,因名蓼坞。《资治通鉴》: 南朝梁大同三年 (537) 十二月,“魏行台杨白驹与东魏阳州刺史段粲战于蓼坞”。即此。在

  • 广水镇

    即今湖北广水市东广水镇。《清一统志·德安府》:广水镇“在应山县东五十里”。

  • 杜预墓

    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北。《寰宇记》卷5河南府偃师县:杜预墓“在县西北山上二十里”。

  • 南武戍

    在今四川宜宾市东六十里李庄镇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南溪县: “后周废郡置南武戍。”

  • 安稳驿

    明置,属綦江县。在今四川綦江县南一百四十里安稳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9綦江县“东溪马驿”条内:“又有安稳马驿, 旧有砦,亦曰安稳砦。杨应龙作乱,綦江募兵扼安稳以拒之,既而应龙来犯,分兵屯赶水镇、猫儿冈诸

  • 屏风屿

    又名火焰山。在今福建霞浦县东南。《闽书》: 火焰山 “在松山东南海中断屿,一名屏风屿”。明嘉靖三十八年 (1559) 倭寇犯境,参将黎鹏举等击败之于屏风屿。

  • 雄县

    明洪武七年 (1374) 改雄州为县,属保定府。治所即今河北雄县。民国初属直隶保定道,1928年直属河北省。在河北省中部。属保定市。面积524平方千米。人口33.5万。辖3镇、6乡。县人民政府驻雄州镇

  • 三洲岩

    在今广东德庆县东七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01德庆府:三洲岩“在端溪县东。《旧经》云:即西江之三岛也”。《明一统志》卷81肇庆府:三洲岩“取蓬莱第三洲之名。一名玉乳岩。中有石室,室中有石乳,苍绿色间,类

  • 沃卡宗

    即今西藏桑日县东北沃卡。清乾隆《卫藏通志》卷15《部落》中有沃卡。原西藏地方政府设沃卡宗。1960年并入桑日县。“沃卡”, 藏语意为“沃德贡杰”神喜欢之地。

  • 冈山镇

    即今台湾省高雄县西北冈山镇。原名阿公店。日本占领期间改名冈山。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改设冈山镇。因附近有大小冈山为名。《清一统志·台湾府》:大冈山“在台湾县南八十余里。山顶险峻,上有巨冈,可望不可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