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水寨镇

水寨镇

即今山东章丘市西北水寨镇。古名黄巾固。元于钦《齐乘》卷3:“按《述征记》:历城到营城三十里。自城以东,水弥漫数十里间,南则迫山,实为险固。逮金乱,土人因阻水立邑,号曰水寨。”清光绪《山东通志》卷34“高唐县故城”条称:“本古黄巾固城,今为水寨。”


(1)在山东省章丘市北部。面积61.5平方千米。人口3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水寨,人口 5600。传古时是一大湖的中心高地,得名水寨。《续山东考古录》:“《述征记》云:‘历城到营城三十里。自城以东,水弥漫数十里间,南则迫山,实为险国。’逮金乱,土人因阻水立邑号曰水寨。”1949年属旧军区和唐王区,1953年属旧军区。1954年设水寨乡,同年改镇。1958年改公社,1984年改区,1985年改镇。产小麦、玉米、大豆、棉花、蔬菜、西瓜、苹果、葡萄、桃等。有农机修造、五金、塑料、纺织、铸造、复合板等厂。水胡公路经此。古迹有明张家林大桥、清水母庙洪福寺、三元殿、汉代黄巾固城遗址。(2)在河南省项城市北部。市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6平方千米。人口3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城区。1949年置镇。1953年县人民政府迁此。1958年改公社,1961年复置镇。昔筑有寨,因位于沙颍河和枯河之间,四周环水,故名。曾称夹河集。1993年起为项城市治。有机械、塑料、味精、五金、手工艺品等厂。106国道与洛界公路交会于此。有地方铁路通漯河。(3)在河南省伊川县中部、伊河东岸。面积36平方千米。人口3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水寨,人口3000。原名高村,传古代龙门未开凿时,附近一片积水,这里地势较高,居民在此建村,明代筑寨避水,故名。1975年建水寨公社,1984年改乡,1994年置镇。产小麦、玉米、甘薯、大豆、花生等。有玻璃、造纸、石英、纤维板、棉纱、面粉等厂。焦柳铁路和郑卢、洛界公路经此。古迹有元都观。(4)在广东省五华县东北部、琴江下游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26平方千米。人口3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水寨,人口1.2万。因处琴江河谷平原,昔因地势低洼,洪水常淹浸村寨而得名。1949年设水寨镇,属五华县四区。1952年属一区,县治迁此。1957年属水寨乡,1958年属水寨公社。1970年析出城镇公社。1981年设水寨镇。近郊主产稻、蔬菜和水果等,琴江沿岸产毛竹。有化肥、建材、农机、冶金、造纸、森林化工、食品等厂,小手工业较盛。华五、惠水公路在此交会。琴江通航梅县、汕头等地。镇西北有革命烈士纪念碑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石宫寺

    即钟山石窟。在今陕西子长县西三十里安定镇北,钟山南麓。

  • 唐明镇

    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羊市、大关帝庙附近。北宋太平兴国七年 (982) 移并州治此。古镇名。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。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并州移治于此。

  • 昌器利满达坂

    在今新疆和田县南界,南通退摆特。清宣统 《新疆图志》 卷9: 昌器利满达坂 “水分东西流,东流属中,西流属外,从骑仑分界,中外分明,诚天然界限也。……该达坂及诸峰峦多积雪,虽盛暑不消”。

  • 龙盖山

    在今湖北石首市东二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8石首县:龙盖山“在县东二里。县之主山也。与繍林,马鞍为三峰,俱错列江滨。《水经注》:‘大江右有龙穴水口’。今龙盖山上有石湫,号龙穴水,下流入江。相传唐李卫公征萧

  • 楠木村

    又作南木园、楠木园。即今湖北巴东县西楠木园镇。明嘉靖 《归州全志》 卷2 《坊市》: “楠木村,(巴东) 县西五十里,临大江。”

  • 峨眉山

    ①在今山西新绛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1绛州: 峨眉山 “在州南十里。《志》 云,山迤逦连闻喜、夏、猗氏、临晋、荣河诸县界,西抵黄河,东抵曲沃西境,亦曰峨眉坡,亦曰峨眉原,即中条之坡阜也”。②即峨岭。

  • 地方镇

    民国置,即今山东平邑县东南五十四里地方镇。原属费县。清光绪《费县志》:县西北庄上社“地方村,有集”。1938年山东省委机关曾住此。在山东省平邑县东部。面积125平方千米。人口6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地方

  • 平津亭

    在今湖南益阳市西北。《新五代史·楚世家·周行逢传》:五代周显德中,湖南叛将张文表自衡州取潭州,周保权将杨师璠讨之,“师璠至平津亭,文表出战,大败之”。即此。在今湖南省益阳市西北。北宋建隆三年(962年

  • 炒米城

    在今四川汉源县东南万工乡境。明曹学佺《蜀中广记》 卷35黎州: “ 《志》 云: 州南百里,临大渡河,有韦皋所筑要冲城,俗呼沙米寨,亦作炒米城关。” 《明史·四川土司传一》: “松坪在司 (黎州安抚司

  • 忒里葛山

    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南部洮儿河上源北特尔根山。《金史·宗浩传》载,宗浩自泰州(今黑龙江洮南附近)率军北伐广吉剌、合底忻等叛部(其地皆在今呼伦湖、贝尔湖东),“至忒里葛山,遇山只昆所统石鲁、浑滩两部,击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