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武平县

武平县

①东汉置,属陈国。治所在今河南鹿邑县西北四十里庙王庄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武帝纪》: 建安元年 (196),封曹操为武平侯于此。西晋属梁国。东晋废。北魏正始中复置,属陈留郡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) 改为鹿邑县。

②南齐置,属南襄郡。治所在今湖北南漳县境。西魏废。

③唐武德四年 (621) 改崇平县置,属道州,次年属交州。治所在今越南永富省永福东南平州。天宝初属交趾郡,至德二年 (757) 属镇南都护府,大历三年 (768) 属安南都护府。后废。

④北宋淳化五年 (994) 升武平场置,属汀州。治所即今福建武平县。因武平场而得名。元属汀州路。明、清属汀州府。1913年属福建西路道。1914年属汀漳道。1928年直属福建省。

⑤金大定七年 (1167) 改武安县置,属大定府。治所在今内蒙古敖汉旗东南塔乡 (白塔子)。承安三年 (1198) 改属高州。泰和四年 (1204)复属大定府。元属武平路 (后改大宁路)。明初废。


(1)古县名。(1)东汉置,治今河南省鹿邑县西北。属陈国。建安元年(196年)封曹操为武平侯于此。晋初属梁国。后废。北魏正始中复置,属陈留郡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名鹿邑县。(2)唐武德四年(621年)置,治今越南永福省永福县东南平州。先后属道州、交州。后废。(3)金大定七年(1167年)改武安县置,治今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东白塔子村。初属高州。后属大定府。元属大宁路。明洪武中废。(2)旧县名。闽西苏区设。1929年置,治武平县(今属福建)。1931年初与上杭县合并置杭武县。1932年初复置,仍治县城。1935年撤销。(3)今县名。在福建省西南部,邻接江西、广东两省。属龙岩市。面积 2635 平方千米。人口36.5万。辖6镇、11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平川镇。晋为新罗县地。唐开元二十四年(736年)以长汀县西南地(今平川、中山)置武平镇。五代王闽置武平场。北宋淳化五年(994年)升场为县,沿用场名。县治武溪里(今中山),属汀州。南宋隆兴元年(1163年)县治迁武平(今平川镇)。元属汀州路。明属汀州府。1913年属西路道(1914年改属汀漳道),1928年直属福建省。1929—1934年,先后成立武平、杭武县苏维埃政府。1949年属第八专区,1950年属龙岩专区,1971年属龙岩地区。1996年属龙岩市。地处闽西南低山丘陵地区、武夷山南段。中山溪、桃兰溪流贯境内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富森林等资源。农产以稻为主,并产烟草、油菜籽、香菇、笋干、松脂等。矿产有煤、铁、锰、钨。工业有森工、食品、机械、化肥、水泥等。洋万、围禾、深山公路经此。纪念地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、朱德军事检阅场、红四军军部及前敌委员会旧址和武平县革命烈士纪念碑。灵洞山(西山)、狮岩石洞、丹井温泉为境内名胜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宣德县

    ①隋大业五年 (609) 置,为西海郡治。治所在伏俟城 (今青海共和县西北石乃亥镇西北铁卜卡古城)。隋末废。②辽置,为德州治。治所在今内蒙古凉城县岱海东北淤泥滩古城。金属大同府,大定八年 (1168)

  • 兴昌县

    南齐置,为定州郡治。治所在今广西玉林市西南。南朝梁废。古县名。南朝齐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西南。为定川郡治。南朝梁废。

  • 戟里亭

    亦作棘里亭。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西北。《左传》: 昭公十年 (前532),陈桓子召公子山 “而反棘焉”。杜注: “棘,子山故邑。齐国西安县东有戟里亭。” 《括地志》 以为即古画邑。

  • 绥安溪

    在今福建漳浦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9漳浦县: 绥安溪 “在县南四十里,东流合李澳川入海”。

  • 玉液泉

    在今北京市延庆县西南隅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7延庆州:玉液泉“在州城西南,元时取以造酒,因名。其水西流入清水河”。

  • 马台

    即今云南临沧县东南马台乡。清有经制外委驻此。集镇名。在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东南部。马台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140。因曾是通景谷县的要道,有马店驿站,又处山梁平台得名。产稻、玉米、茶叶、紫胶、核桃、甘蔗等

  • 府店镇

    ①金置,属永宁县。在今河南洛宁县境。②清置,属偃师县。即今河南偃师市东南三十四里府店镇。在河南省偃师市东南部。面积59.6平方千米。人口4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府店,人口 6300。春秋时为滑国都城,称

  • 白面砦

    在广西临桂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7义宁县:白面砦“在县西,为诸蛮啸聚处”。

  • 马门镇

    北宋置,属博白县。在今广西博白县西南南流江西马门。古镇名。北宋属博白县。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西南马门。

  • 清宁都督府

    唐置,为党项羁縻府,属灵州都督府。其地当在今宁夏黄河两岸地。后废。唐以党项部落置,初在今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东北部一带,后侨治灵州(州治回乐县,今宁夏灵武市西南)界。寻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