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武平县

武平县

①东汉置,属陈国。治所在今河南鹿邑县西北四十里庙王庄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武帝纪》: 建安元年 (196),封曹操为武平侯于此。西晋属梁国。东晋废。北魏正始中复置,属陈留郡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) 改为鹿邑县。

②南齐置,属南襄郡。治所在今湖北南漳县境。西魏废。

③唐武德四年 (621) 改崇平县置,属道州,次年属交州。治所在今越南永富省永福东南平州。天宝初属交趾郡,至德二年 (757) 属镇南都护府,大历三年 (768) 属安南都护府。后废。

④北宋淳化五年 (994) 升武平场置,属汀州。治所即今福建武平县。因武平场而得名。元属汀州路。明、清属汀州府。1913年属福建西路道。1914年属汀漳道。1928年直属福建省。

⑤金大定七年 (1167) 改武安县置,属大定府。治所在今内蒙古敖汉旗东南塔乡 (白塔子)。承安三年 (1198) 改属高州。泰和四年 (1204)复属大定府。元属武平路 (后改大宁路)。明初废。


(1)古县名。(1)东汉置,治今河南省鹿邑县西北。属陈国。建安元年(196年)封曹操为武平侯于此。晋初属梁国。后废。北魏正始中复置,属陈留郡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名鹿邑县。(2)唐武德四年(621年)置,治今越南永福省永福县东南平州。先后属道州、交州。后废。(3)金大定七年(1167年)改武安县置,治今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东白塔子村。初属高州。后属大定府。元属大宁路。明洪武中废。(2)旧县名。闽西苏区设。1929年置,治武平县(今属福建)。1931年初与上杭县合并置杭武县。1932年初复置,仍治县城。1935年撤销。(3)今县名。在福建省西南部,邻接江西、广东两省。属龙岩市。面积 2635 平方千米。人口36.5万。辖6镇、11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平川镇。晋为新罗县地。唐开元二十四年(736年)以长汀县西南地(今平川、中山)置武平镇。五代王闽置武平场。北宋淳化五年(994年)升场为县,沿用场名。县治武溪里(今中山),属汀州。南宋隆兴元年(1163年)县治迁武平(今平川镇)。元属汀州路。明属汀州府。1913年属西路道(1914年改属汀漳道),1928年直属福建省。1929—1934年,先后成立武平、杭武县苏维埃政府。1949年属第八专区,1950年属龙岩专区,1971年属龙岩地区。1996年属龙岩市。地处闽西南低山丘陵地区、武夷山南段。中山溪、桃兰溪流贯境内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富森林等资源。农产以稻为主,并产烟草、油菜籽、香菇、笋干、松脂等。矿产有煤、铁、锰、钨。工业有森工、食品、机械、化肥、水泥等。洋万、围禾、深山公路经此。纪念地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、朱德军事检阅场、红四军军部及前敌委员会旧址和武平县革命烈士纪念碑。灵洞山(西山)、狮岩石洞、丹井温泉为境内名胜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万石湾

    在今湖北石首市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8石首县“刘郎浦”条下:“《志》云,县西五里有万石湾,在万石堤下,与江北岸刘郎浦正相值,舟楫经过,遇北风辄坏。俗呼折船湾。”

  • 青华海

    在今云南保山市东五里。《清一统志·永昌府》: 青华海 “汇诸流为池,广十余里”。

  • 冶塘山

    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城区东南。《寰宇记》卷112江夏县:冶唐山“在县东南二十六里。《旧记》云,先是晋、宋之时,依山置冶,故以为名”。古山名。在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南。有铁矿,两晋时为南方著名冶铸中心。

  • 火峰山砦

    亦名火峰砦。在今湖北巴东县西北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8巴东县:火峰山寨“其地有火烽,据险置寨,因名。明初,汤和伐蜀,克归州,取火烽山砦。即此”。

  • 泊镇

    1949年当地解放后由交河县泊头地区析置,治泊头 (今河北泊头市)。1953年撤销,改设泊头市。(1)旧镇名。1949年由交河县泊头地区析置(县级),治泊头(今河北泊头市)。1953年撤销,设立泊头市

  • 鱼蛇水

    即今四川眉山东南、青神县北之粤江河。《寰宇记》 卷74青神县: 鱼蛇水 “在县东北十二里。从陵州贵平县木梓山入当县,合导江水。有鱼似蛇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1青神县: 鱼蛇水 “在县南 (北之误) 二

  • 马尚村

    即今山东淄博市(张店)西十里马尚镇。清嘉庆《长山县志》卷1《市集》:马尚“在县(今邹平县东长山镇)东南三十里”。

  • 色威县

    亦名达威。在今四川色达县。民国《道孚县图志》:“色达一名色他,分上中下三色达。……(宣统三年)边务大臣赵尔丰遴员勘查,改为色威县,适逢鼎革,未果。”

  • 县门驿

    明置,属感恩县。在今海南省东方黎族自治县南感城镇。

  • 侯镇

    即今山东寿光县东北五十里侯镇。清乾隆二十八年 (1763) 移县丞驻此。民国时设县佐。在山东省寿光市东部。面积211平方千米。人口9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侯镇村,人口3.5万。相传,侯镇建村于汉朝。原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