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梅溪镇

梅溪镇

清置,属安吉县。即今浙江安吉县北梅溪镇。《吴兴掌故集》 卷13: “安吉之梅溪以梅得名。”1951年至1958年安吉县治此。


(1)在浙江省安吉县东北部,邻长兴县。面积61.6平方千米。人口3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梅溪,人口1.3万。以溪得名。唐代设镇,明设税课局、河泊所,清乾隆间设县丞厅、建便民仓。民国期间曾名紫梅镇,1951—1958年县人民政府驻此。1958年改为公社,1962年复置镇。产稻、茶叶、蚕茧。有纺织、印染、电力、建材等厂。商贸兴旺,附近农林副产多经此集散。为县北河运吞吐口。公路通县城。(2)在福建省闽清县中北部、梅溪北岸。面积144平方千米。人口2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上埔。以梅溪得名。1950年设梅溪乡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置镇。产稻、甘薯、柚、橄榄。有纸箱、农机、味精、化工等厂和采石场。建有水电站。县气象站设此。外福铁路经此。(3)在湖南省祁阳县东部。面积62平方千米。人口2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梅溪,人口1450。此处有小溪,昔溪畔多梅树,得名梅溪。1950年设梅溪乡,1958年后改公社,1984年复乡。1995年楼梯乡并入置镇。主产稻,并产甘薯、茶叶、花生、药材。有养鹿场。有采石、草席等厂。设有圩场。祁羊公路经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剑南长官司

    明宣德三年 (1428) 置,属忠路安抚司。治所在今湖北利川市西北八十二里建南镇。清雍正十三年 (1735) 废。明宣德三年(1428年)置,治今湖北省利川市西北,属施州卫。辖境相当今湖北省利川市西部

  • 高宛

    战国齐邑。在今山东邹平县东北苑城乡。《战国策·齐策一》: 田忌为齐将,“孙子谓田忌曰:‘重踵高宛’”。指此。古邑名。战国齐邑。即今山东邹平县东北苑城镇。《战国策·齐策》:孙子曰:“军重踵高宛。”即此。

  • 牂柯郡

    ①亦作䍧牱郡。 西汉元鼎六年 (前111)置,治所在故且兰县 (今贵州黄平县西南,一说在今贵阳附近)。辖境约当今贵州大部、广西西北部和云南东部。三国蜀汉以后逐渐缩小。西晋时治所在万寿县

  • 仙会山

    即今广西昭平县西北仙回山。《清一统志·平乐府》:仙会山“在昭平县东(西)八十里。山顶有平石,似棋枰,俗名神仙聚会山”。

  • 牛塘

    在今江苏武进县西南。《明史·常遇春传》:元末从元帅徐达取常州,“吴兵围达于牛塘,遇春往援,破解之”。《方舆纪要》作“游塘”。

  • 祖居县

    北魏置,属陇东郡。治所在今甘肃平凉市附近。后废。

  • 东义州

    西魏大统中置,治所在卢氏县(今河南卢氏县)。隋开皇初改为虢州。

  • 平溪驿

    在今贵州玉屏侗族自治县东。明嘉靖《贵州通志》卷16思州府:平溪驿“平溪卫城外。洪武四年都督马烨建”。

  • 比景县

    亦作北景县。西汉置,属日南郡。治所在今越南平治天省宋河下游高牢下村。《水经·温水注》:“比景县, 日中头上,景当身下,与景为比。如淳曰:故以比景名县。阚骃曰:比,读荫庇之庇。景在己下,言为身所庇也。”

  • 柯巴县

    亦作柯巴县。唐仪凤二年 (677) 置,属羁縻奉州。治所在今四川珙县西南。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