板桥驿
①明置,属景东府。在今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西北文龙。
②明置,属昆明县。在今云南昆明市东大板桥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4云南府昆明县: 板桥驿在“府东三十里。又东达杨林废县六十里。明初沐英等征云南,师至板桥,即此”。《清一统志·云南府》:板桥驿 “康熙二十四年设驿丞,乾隆二十一年裁,移县丞分驻于此”。
在今云南省昆明市东40里。为通往贵州、湖北要地。清康熙二十四年(1685年)设驿丞。乾隆二十一年(1756年)裁,移县丞分驻于此。
①明置,属景东府。在今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西北文龙。
②明置,属昆明县。在今云南昆明市东大板桥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4云南府昆明县: 板桥驿在“府东三十里。又东达杨林废县六十里。明初沐英等征云南,师至板桥,即此”。《清一统志·云南府》:板桥驿 “康熙二十四年设驿丞,乾隆二十一年裁,移县丞分驻于此”。
在今云南省昆明市东40里。为通往贵州、湖北要地。清康熙二十四年(1685年)设驿丞。乾隆二十一年(1756年)裁,移县丞分驻于此。
即常道城。在今河北廊坊市旧州乡西北五里北常道村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 安次县:“有苌道城。”即“常道乡”。
宋置,在今浙江宁海县城东。元至正二十三年(1363)改名白峤驿。
在今蒙古国乌兰巴托东南,克鲁伦河上游之东。《元史· 宪宗纪》: 宪宗四年(1254),“是岁,会诸王于颗颗脑儿之西,乃祭天于日月山”。蒙古语音译,即今青海省青海湖。蒙古宪宗四年(1254年),“会诸王
即今上海市奉贤县东北三十四里周家弄。清光绪 《奉贤县志》 县境图: 县 (旧治) 西北有周家弄汛。
即历阳城。今安徽和县。《舆地纪胜》卷48和州:亚父城,“《刘禹锡壁记》云:城坚而高,亚父所营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9和州:历阳废县,“《城邑考》:州城一名亚父城,相传范增所筑。汉高令灌婴还定江淮, 又筑
在今广西上林县西北三十里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南宋庆元四年(1198)置,在今福建永安县北。元废。南宋庆元四年(1198年)置,在今福建省永安市北。元废。
明置,属富川县。即今广西钟山县治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7富川县: 钟山镇 “在县西南镇山下。故县治也,县东徙,因置镇于此”。1917年始为钟山县治。
唐久视初置,属羁縻高州。治所在今四川高县东南六十里龙背山。后废。
又名白羽。即今河南西峡县治。《左传》: 僖公二十五年 (前635),“秦、晋伐鄀……秦人过析隈”。即此。后为楚邑。《左传》: 昭公十八年 (前524),“冬,楚子使王子胜迁许于析,实白羽”。秦置析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