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湾镇
明置,属望江县。即今安徽望江县西南杨湾镇境南下杨湾。明初设杨湾口巡司。
在安徽省望江县南部、长江北岸。面积53平方千米。人口3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曾墩,人口 2850。镇因境内江湾处有一自然村,原为杨姓聚居,名杨湾,故名。1949年属应沙乡,1951年置杨湾乡,1955年丰大、龙潭乡并入。1958年成立杨湾公社,1984年复乡,1992年置镇。主产棉花、稻、油菜籽。为县重要棉产区。有铸造、砖瓦、粮油加工等厂。华九公路经此。
明置,属望江县。即今安徽望江县西南杨湾镇境南下杨湾。明初设杨湾口巡司。
在安徽省望江县南部、长江北岸。面积53平方千米。人口3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曾墩,人口 2850。镇因境内江湾处有一自然村,原为杨姓聚居,名杨湾,故名。1949年属应沙乡,1951年置杨湾乡,1955年丰大、龙潭乡并入。1958年成立杨湾公社,1984年复乡,1992年置镇。主产棉花、稻、油菜籽。为县重要棉产区。有铸造、砖瓦、粮油加工等厂。华九公路经此。
即今河南尉氏县东十八里乡。清道光《尉氏县志》卷3《村镇》:“十八里村,至城十八里。”
隋文帝时置,在今陕西神木县北七十里黄羊城。炀帝改为连谷戍城。古镇名。隋文帝时置,在今陕西省神木县西北。炀帝改为连谷戍。大业十三年(617年)废。
在今广西武宣县东双髻山附近。《清史稿· 向荣传》: 咸丰元年 (1851),太平军据守紫荆山,“荣偕乌兰泰等迭夺猪仔峡、双髻山要隘”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武宣县东北。两山对峙,中通一线,十分陡险。清咸丰
又名狐奴山。在今北京市顺义县东北二十五里。《元一统志》: “呼奴山在顺州。” 顾炎武 《昌平山水记》 卷下: “狐奴山其北麓鸟道而上里许,渐宽渐平,有寺,寺后有小石城,山下有龙潭,今涸。山西南百步有汉
即今重庆市荣昌县东峰高镇。明正德 《四川志》 卷13: 荣昌县有峰高铺。清光绪 《荣昌县志》卷2: 峰高场 “距城三十里,至石盘铺十五里,交永川界”。
亦作诃罗单或诃罗旦。即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。《太平御览》 卷787引 《元嘉起居注》曰: “阁婆洲呵罗单国王毗沙跋摩遣使奉献。” 据 《宋书·夷蛮列传》 载,公元430—452年 (南朝宋元嘉七年至
元至元二十四年(1287)升乌撒宣慰司置,属云南行省。治所在乌撒路(今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)。明废。见“乌撒土司”。
即今广东高要市南二十里莲塘镇。明万历《广东通志》 卷46: 高要县有莲塘墟。
①唐武德二年(619)置,治所在武德县(今河南温县东北武德镇)。四年(621)废。②唐武德五年(622)置,治所在容城县(今河北容城县北十五里城子村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容城、新城、固安等县地。贞观元年(
在今河北秦皇岛市山海关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7抚宁县 “孤山” 条载: “ (山海) 关东八里海中有望夫石,俗名姜女坟。”集镇名。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东部。属孟姜镇。人口740。传孟姜女望夫所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