木梓墟
即今广西贵港市南九十里武思江东岸木梓镇。清嘉庆十六年(1811)移浔州府通判驻此。
即今广西贵港市南九十里武思江东岸木梓镇。清嘉庆十六年(1811)移浔州府通判驻此。
即今黑龙江哈尔滨市北松浦镇。呼海铁路以此为起点。即今浙江省宁波市西北松浦镇。明洪武初置巡检司于此。属宁波府。清改为松浦镇。
即今四川武胜县西万善镇。民国《武胜县志》卷1:万善场在“县西七十里”。
在今陕西富县西北。东南流入洛河。《元一统志》 (残本): 石脂 “采铜川有一石窟,其中出此,就窟可灌成烛一枝,敌蜡烛之三。至元七年, 上司移文封, 至今不采”。
1927年析沁阳县置,属河南省。治所在清化镇 (今河南博爱县)。在河南省西北部,北接山西省。属焦作市。面积488平方千米。人口42.2万。辖7镇、6乡。县人民政府驻清化镇。1929年冯玉祥主豫时,划沁
在今甘肃成县东十里。《方舆胜览》 卷70同庆府 “八景楼” 条: 八景有 “鹿玉山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9: 鹿玉山 “蹊洞幽绝,或谓之鹿台山”。
又名则拉宗。即则布拉冈城。今西藏米林县东北嘎玛。
在今四川綦江县南一百二十里赶水镇西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80南平军: 铜佛坝 “在金城西门外,地有金铜二佛像”。故名。《宋史·熊本传》: “渝州南川獠米斗叛,招本安抚。本进营铜佛坝。” 即此。熙宁七年
即今广东中山市西北七十里小榄镇。清置香山巡司于此。
西汉置,属武威郡。治所在今甘肃古浪县西北。三国魏废。
在今四川剑阁县北,南距大剑山三十里。为剑阁道至险地段。唐徐坚《初学记》卷8引《华阳国志》:“诸葛亮相蜀,凿石架空,为飞梁阁道,即古剑阁道”,以通蜀汉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剑门县:大剑山“其北三十里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