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木兰镇

木兰镇

清置,属木兰县。在今黑龙江省木兰县北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木兰县:“北木兰镇巡检协领驻。”


(1)在黑龙江省木兰县东南部、松花江北岸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32.5平方千米。人口4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木兰,人口3.5万。以境内有木兰达河得名。清光绪三十一年(1905年)置县,为县治。1946年设街市区,1950年改第一区。1955年改木兰镇,1958年改公社,1980年复镇。白杨木河在此注入松花江。为县蔬菜的主产区。有机械制造、电子、印刷、皮革、木材加工等厂,柳条编织品有名。有公路通巴彦、通河及县内各地,松花江设有码头。(2)在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东南部。面积34.5平方千米。人口3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木兰场,人口1.1万。因境内有古木兰寺遗址而得名。1951年为华阳县同兴乡。1954年划归新都县。1958年改为木兰公社。1982年改乡。2001年建镇。四川省电缆厂软线分厂、成都市页岩砖厂、成都市新木通风净化设备公司等驻此。成渝铁路、成达铁路、宝成复线,泰龙公路、成绵高速公路、成都绕城高速公路及三木公路等经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白角山

    在今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永北厅》: 白角山“在厅城旧蒗蕖州(今县南衙门村)西南白角乡。《名胜志》: 乡以山得名”。

  • 同宜耀县

    1941年8月革命根据地由同官、宜君、耀县三县析置,治所在陈家楼子(今陕西耀县西北柳林乡)。因三县各取首字为名。1943年4月撤销,并入淳耀县。旧县名。陕甘宁边区设。1941年由陕西省同官、宜君、耀县

  • 下桥大河

    在今云南曲靖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4越州卫:下桥大河“在卫(治今市东南越州镇)西五十里。曲靖府境之水及龙潭河水合流而下,汇为大河,南注于南盘江”。

  • 白马关

    ①长城隘口之一。在今北京市密云县北一百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密云县引《边防考》:“白马关相近有高家堡。万历中,朵颜犯石塘岭,攻白马关及高家堡,官军御却之。”即此。清设把总戍守。②唐置,属平山县。在今河

  • 伊江

    ①即今新疆北部伊犁河。为伊犁河简称。②指今新疆伊犁地区。清乾隆间格琫额《伊江汇览》、咸丰间佚名《伊江集载》皆为记述该地区历史地理、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民族、风俗等方面的重要文献。

  • 布敦河

    今内蒙古商都县东十八顷乡小河。《清一统志·牧厂》:布敦河“在(正黄等四旗)牧厂西北九十里。源出汉会图拖罗海山南平地,东流入查喜尔图插汉池”。

  • 鼓楼隘

    亦作鼓楼堡。即今江西南康县西北鼓楼隘。《清一统志·南安府》: 鼓楼隘 “在南康县西北五十余里,接上犹县界”。

  • 余姚县

    秦置,属会稽郡。治所即今浙江余姚市姚江北岸。据《越绝书》卷8载:“越人谓盐曰余。”余姚乃古越语地名。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 正义:“顾野王云,舜后支庶所封之地。舜,姚姓,故云余姚。”显系出于附会。《水经·

  • 石笋桥

    在今福建泉州市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晋江县:石笋桥“在府西临漳门外,跨笋江上。宋皇祐初,创浮桥,名履坦。嘉祐间重修,改曰济民。元丰初修饰,曰通济。绍兴间,改作石桥。庆元中,又造二小石桥相续,以达临漳门

  • 石板河镇

    即今湖北京山县东四十四里石板乡。清光绪《湖北全省分图》:京山县东有石板河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