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朝阳县

朝阳县

①西汉置,属济南郡。治所在今山东邹平县西北七十二里码头乡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: “应劭曰,在朝水之阳。” 故名。东汉改东朝阳县。南朝宋复为朝阳县,北齐省。

②西汉置,属南阳郡。治所在今河南邓州市东南刁河南岸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南阳郡朝阳县注引应劭曰: “在朝水之阳。” 故名。西晋属义阳郡,后改属新野郡。南朝宋大明元年 (457) 废。

③隋开皇六年 (586) 于故菅县置,属齐州。治所在今山东章丘市西北临济村。十六年 (596) 改为临济县,仍分置朝阳县,治所在今章丘市境。大业初废入临济县。

④清乾隆四十三年 (1778) 以三座塔厅改置,属直隶省承德府。治所在三座塔 (今辽宁朝阳市)。光绪三十年 (1904) 升为府。1913年复降为县,属热河特别区。1928年属热河省。1955年划入辽宁省。1958年划县城区置朝阳市,1964年裁入朝阳县。1979年仍以城区设朝阳市。


(1)古县名。(1)西汉改朝阳侯国置,治今山东省邹平县西北,属济南郡。东汉因南阳郡有朝阳县,故改名东朝阳县。南朝宋复名朝阳县,仍属济南郡。北齐省。(2)西汉置,治今河南省邓州市东南。“在朝水之阳”(《汉书·地理志》颜师古注引应劭曰),故名。属南阳郡。西晋属义阳国。南朝宋初属顺阳郡,大明八年(464年)废。(3)隋开皇六年(586年)改故菅县置,治今山东省章丘市西北临济村。属齐州。开皇十六年改名临济县。(2)今县名。在辽宁省西部、大凌河上游。属朝阳市。面积4215.8平方千米。人口61.7万。辖9镇、21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双塔区朝阳大街。西汉置柳城县,为辽西郡西部都尉;治今县西南十二台营子,属辽西郡。东汉柳城县废。十六国前燕复置柳城县;又置龙城县(即今县),为昌黎郡治,曾迁都于此。北燕建都于此。北魏太平真君五年(444年)于龙城县置营州,八年废柳城县入龙城县。北齐废昌黎郡。隋开皇初改龙城县为龙山县,十八年(598年)改为柳城县;大业初改营州为柳城郡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改柳城郡为营州,属河北道;后地入奚。辽太祖平奚,置霸城县(即今县),为霸州治;重熙十年(1041年)改霸城县为兴中县,升霸州为兴中府。蒙古至元七年(1270年)降兴中府为兴中州,属大宁路。明初废兴中州。洪武二十五年(1392年)置营州前后屯卫、营州右屯卫,后废;后为诺音卫牧地。清初属土默特右旗。乾隆三年(1738年)为塔子沟东境,属承德府。三十九年析塔子沟东境置三座塔厅。四十三年撤销三座塔厅设朝阳县,仍属承德府。因县城东临凤凰山,故取《诗经》大雅篇中“凤凰鸣矣,于彼高岗。梧桐生矣,于彼朝阳”之“朝阳”命县名。光绪二十九年(1903年)升县为府。1913年复设朝阳县。1940年改置土默特右旗。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设立朝阳县人民政府。1948年分为朝南、朝北两县,属热河省,后合并。1955年属辽宁省,1958年析城区部分置朝阳市(地级),县属市辖。1964年属朝阳专区,1970年属朝阳地区。1984年属朝阳市。属辽西低山丘陵区。河流有大凌河、小凌河、老虎山河。属中温带湿润气候。农产玉米、高粱、大豆、棉花等。矿产有锰、铁、金、铜、石棉、煤、陶土等。有冶金、化工、机械、建材、服装等工业。锦承铁路和101国道,鞍羊、朝青、葫六公路经此。名胜古迹有辽棱观塔、汉柳城,辽建州古城遗址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雍村河

    即今四川江油市西北之平通河。清嘉庆 《四川通志》 卷15江油县: 雍村河 “在县西南二十里。又名平通河,俗名小江河。其流自平武县界来,径县西,又四十里从北而南至彰明界入涪江”。雍村在河西岸,南宋宝祐间

  • 岌口隘

    亦名岜口隘。为明凭祥州三隘之一。在今广西凭祥市西南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1凭祥州“绢关”条引《图经》云:“又南有岌口隘。”

  • 王村镇

    ①在今山西浮山县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平阳府一》“东张镇”条下:王村镇“在县北二十里”。②清置,属郃阳县。即今陕西合阳县西南王村镇。(1)在山西省襄垣县北部。面积137.9平方千米。人口1.7万。镇人民政

  • 清凉山

    ①即今山西怀仁县西清凉山。《金史·地理志》: 大同府怀仁县有清凉山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4怀仁县: 清凉山在 “县西二十里。旧有砖塔及利国冶铁”。②古称石头山,又名石城山。在今江苏南京市汉中门内。南唐时

  • 款龙溪

    又名大龙溪。在今四川合川市东北三十余里,为渠江支流。《宋史· 度宗纪》: 南宗咸淳三年 (1267),“张钰护合州春耕,战款龙溪”。即此。

  • 建安城

    ①在今河北迁安县东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 东晋隆安二年 (398),后燕慕容宝 “以兰汗祀燕宗庙,所为似顺,意欲还龙城,不肯留冀州,乃北行,至建安”,即此。②即今辽宁盖州市东北十五里之青石岭古城。《新唐书

  • 长流河

    在今河北安新县西南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新安县:长流河“一名长沟河。其上流即易州之鲍河也。经安肃(今徐水)、容城县,流入县境。又东南流至雄县,入于瓦济河。或以为即渥水旧流也。《志》云:县南三里有梁头

  • 郁 (鬰) 督军山

    又作於都斤山、乌德鞬山。即今蒙古国杭爱山。名见 《周书》、《隋书》、两 《唐书》之《突厥传》 及其他文献,为突厥、薛延陀、回纥可汗相继建牙之地。突厥文碑作Utukan(Otukan)。《新唐书·突厥传

  • 大庾岭

    五岭之一。古名塞上、台岭,又名东峤山、梅岭、凉热山。在今江西大余、广东南雄二县交界处。东北—西南走向。海拔1000米左右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《正义》引《舆地志》云:五岭“一曰台岭,亦名塞上,今名大庾

  • 狗泺盐场

    在今内蒙古太仆寺旗西南与河北沽源县西南界之九连城淖尔。《金史·食货志》: 世宗大定十 一年 (1171) 正月,“用西京盐判宋俣言,更定狗泺盐场作六品使司,以俣为使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