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娥堰
在今浙江上虞市治百官镇西曹娥江西岸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2绍兴府: 曹娥堰 “在府东九十里。水流湍急,两岸逼江,其地有曹娥渡及曹娥埭”。
在今浙江上虞市治百官镇西曹娥江西岸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2绍兴府: 曹娥堰 “在府东九十里。水流湍急,两岸逼江,其地有曹娥渡及曹娥埭”。
即今西藏浪卡子县羊卓雍错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鄯州鄯城: “乃渡臧河,经佛堂百八十里至勃令驿鸿胪馆,至赞普牙帐,其西南跋布海。”
即酒铺江。今湖南攸县东北六十二里酒埠江镇。
在今浙江绍兴市北。《晋书·谢琰传》:孙恩起义“入余姚,破上虞,进及邢浦,去山阴北三十五里”。即此。在今浙江省绍兴市东北。东晋隆安四年(400年),孙恩破上虞,进及邢浦,会稽太守谢琰遣参军刘宣之击破之,
在今甘肃武都县西南白龙江畔。《宋史·太宗记》:雍熙三年(986),“阶州福津县有大山飞来,自龙帝峡壅江水逆流,坏民田数百里”。即此。
即今广东广州市北郊蚌湖镇。明万历 《广东通志》 卷16: 番禺县有 “蚌湖墟”。
即凫山。在今山东邹城市东南五十二里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: 高平郡高平有承雀山。《元和志》卷10作 “承注山”,《寰宇记》 卷14、《元丰九域志》卷1均作 “承匡山”。清光绪 《山东通志》 卷24谓皆“承
在今山东聊城市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 东晋太元十一年 (386),吴深据清河以叛,慕容垂攻拔其垒。深单马走,“垂进屯聊城之蓬关陂”,即此。
唐武德五年 (622) 置,属南晋州。治所在今广西南宁市西北那龙镇。贞观六年 (629) 属邕州。北宋开宝五年 (972) 废。古县名。唐武德五年(622年)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邕宁区西北右江
在今广东广州市区南珠江中。清仇池石 《羊城古钞》 卷2: 海珠石 “在越王台南,广袤数十丈,东西二江水环之,虽巨浸稽天不能没。语云: ‘南海有沉水之香,亦有浮水之石’ 谓此也。相传有贾胡持摩尼珠至此,
在今陕西蓝田县东南二十里。唐杜甫诗:“盘剥白鸦谷口栗”,即此。在今陕西省蓝田县东南。唐杜甫有“盘剥白鸦谷口栗”诗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