曲水桥
在今江西樟树市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7临江府清江县:曲水桥“在府(治今临江镇)北三十里,接高安县界。有曲水公馆。水旧自西北来,折而东北,入于清江。今堙”。
在今江西樟树市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7临江府清江县:曲水桥“在府(治今临江镇)北三十里,接高安县界。有曲水公馆。水旧自西北来,折而东北,入于清江。今堙”。
在今陕西铜川市西北玉华村凤凰谷。《元和志》卷3宜君县:玉华宫“贞观二十年奉敕营造。其地本县人秦小龙宅,太宗云:‘小龙出,大龙入’。当时以为青凉胜于九成宫。永徽二年, 有诏废宫为寺,便以玉华为名。寺内有
明初改镇江路置。治所在丹徒县(今江苏镇江市)。洪武四年(1371)复改为镇江府。元至正十六年(1356年)朱元璋改镇江路置,治丹徒县(今江苏镇江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省镇江、丹阳、金坛等市地。始属江南省
南朝宋初置,属豫州。治所在新怀县(在今河南确山县西北)。大明间废。北魏延兴二年(472)复置。辖境相当今河南确山县西部及泌阳县东部。北齐徙治安昌县(今确山县西南三十五里)。隋开皇初废。南朝宋置,治安昌
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晋洛阳故城内。《太平御览》 卷179引华延雋 《洛阳记》 云: 洛阳宫中有宣曲等观。魏、晋时置,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魏晋洛阳故城内。陆机称洛阳城有三市九观,此其一。
在今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东。明正德《琼台志》卷6感恩县:小黎母山“在县东二百余里黎峒中拖轮村东北。脉来自黎母山,至是耸危峰,崖石崎岖,人迹罕到,诸黎环居其下,势视大黎母为小,有巨石,刻大元军马下营”。
在今江西万安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7吉安府万安县: 朝山 “临大江。山势耸秀,诸峰环拱,若朝仰之状”。《清一统志·吉安府一》: 朝山 “在万安县南二十五里”。
又名大阳。在今河南三门峡市区。春秋时为虢国都。《左传》:僖公五年(前655),“八月甲午,晋侯围上阳”。杜注:“上阳,虢国都。在弘农陕县东南。”古邑名。在今河南省陕县东李家窑村。西周、春秋曾为北虢都城
即今四川安岳县东南七十里高升乡。清道光 《安岳县志》 卷7: 高升场 “即高桥,在治东七十里”。场东南云龙山有唐石刻大佛三尊,旁两龛为宋代造像。附近之千佛岩、雷神洞、峰门寺、社皇庙等处有唐、宋摩岩造像
即今山东惠民县东四十里桑落墅镇。西汉为富民县治。元置巡司于此。俗名大桑落墅。明嘉靖《武定州志》 卷2: “相传始皇东巡,驻跸于此,桑偶落枝,因名。”
即今河北泊头市西南东辛店乡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49交河县图:东有东辛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