景星县
1917年改景星设治局置,属黑龙江省龙江道。治所在今黑龙江省龙江县南景星镇。民国 《黑龙江志稿》 卷2: “境内有景星山故名。” 1928年直属黑龙江省。1945年划归嫩江省。1949年复属黑龙江省。1956年并入龙江县。
旧县名。1929年由景星设治局升县。治景星镇(今黑龙江龙江县西南景星镇)。1956年撤销,并入龙江县。
1917年改景星设治局置,属黑龙江省龙江道。治所在今黑龙江省龙江县南景星镇。民国 《黑龙江志稿》 卷2: “境内有景星山故名。” 1928年直属黑龙江省。1945年划归嫩江省。1949年复属黑龙江省。1956年并入龙江县。
旧县名。1929年由景星设治局升县。治景星镇(今黑龙江龙江县西南景星镇)。1956年撤销,并入龙江县。
元元贞元年 (1295) 改瑞安县置,属温州路。治所即今浙江瑞安市。明洪武二年 (1369) 复名瑞安县。元元贞元年(1295年)升瑞安县置,治今浙江省瑞安市。属温州路。明洪武二年(1369年)复降为
又名云山。在今江苏盱眙县东南七十五里。《寰宇记》卷16盱眙县:东阳山,“《阮升之记》云,东阳山有池水,一名天池,春夏水深五丈,今见在”。
清置,属三姓副都统。在今黑龙江省依兰县东。后废。
在今陕西岐山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5岐山县: 金牙关 “在县西南百里,亦南山隘道也”。
北宋置,属岳池县。在今四川广安县东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65广安军:冢宰山“在岳池县东六十里灵溪镇侧”。(1)在浙江省苍南县中北部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54平方千米。人口1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灵溪,人口4
在今浙江瑞安市西北陶峰镇陶山南麓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瑞安县:天门埭“在县西陶山南。宋、元间筑此,以蓄安阳江之水。元至正十四年邑人张文贞筑城陶山天门埭以拒贼是也”。
明置,属打冲河中前千户所。在今四川西昌市西南。《明史·四川土司传》:四川都指挥使瞿能平月鲁帖木儿叛,“能还攻天星、卧漂诸砦,皆克之”。即此。
亦作谕口。即今江苏阜宁县南喻口。为下河津要。《宋史· 叛臣 · 李全传》: 南宋绍定三年(1230),李全袭陷盐城县,使人 “造浮桥于喻口,以便盐城往来”。明置巡司于此。喻,又作谕。在今江苏省阜宁县西
①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万安县置,属卢阳郡。治所在今贵州铜仁市西南五里。北宋废。②北宋乾德三年 (965) 升常丰场置,属潭州。治所在今湖南长沙县东一百里上杉市。开宝中省入长沙县。
唐武德七年(624)置,属西利羁縻州。治所在今四川攀枝花市附近。贞观十一年(637)属微州。后废。唐羁縻县。武德四年(621年)置,治今四川省攀枝花市南,一说今云南省永仁县北仁和街。属羁縻利州(一作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