景和镇
即今河北河间市东七十里景和镇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
在河北省河间市东南部。面积71.2平方千米。人口2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景和,人口2730。明初建村,以景色秀丽、村民和睦得名。1953年设乡,1958年改火炬公社,1961年改名景和公社,1984年改镇。产玉米、小麦、谷子、大豆等,盛产金丝小枣。有面粉、砖瓦、玻璃、拔丝等厂。沧保公路经此。古迹有汉墓。
即今河北河间市东七十里景和镇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
在河北省河间市东南部。面积71.2平方千米。人口2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景和,人口2730。明初建村,以景色秀丽、村民和睦得名。1953年设乡,1958年改火炬公社,1961年改名景和公社,1984年改镇。产玉米、小麦、谷子、大豆等,盛产金丝小枣。有面粉、砖瓦、玻璃、拔丝等厂。沧保公路经此。古迹有汉墓。
①汉匈奴集会处。《汉书·匈奴传》:“岁正月,诸长小会单于庭祠;五月,大会龙城,祭其先天地鬼神。”其地一在漠南,元光六年(前129),卫青出上谷击匈奴,至龙城。此时匈奴单于庭在今大青山地区,龙城应离此不
一作悯忠寺。即今北京市宣武区西法源寺后街之法源寺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:宋王曾上契丹事曰:幽州“有闵忠寺,本唐太宗为征辽阵亡将士所造”。
即枉人山,又名善德山。在今湖南常德市东南。《新唐书· 地理志》: 朗州武陵县有 “枉山”。
在今贵州惠水县北。 《方舆纪要》 卷121定番州“天马山” 条下: “龙玩珠山, 在州(治今惠水县) 北二里。以山势盘曲向城也。”
即营丘城。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西北二里临淄故城。《汉书·王子侯表上》 有 “营平侯信都。齐悼惠王子”。《水经·淄水注》: 渑水 “出营城东,世谓之汉溱水也。西北流径营城北。汉景帝四年,封齐悼惠王子刘信都
在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境。《水经·若水注》: “山生牧靡,可以解毒,百卉方盛,鸟多误食,鸟喙口中毒,必急飞往牧靡山,喙牧靡以角毒也。”
在今江西婺源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8徽州府婺源县: 浚源山 “在县西南百里,高二百十仞。亦名游山。接乐平及浮梁县界。有浚源水,溉田三十余顷,南流合杭溪水,入乐平界”。
一名瑶冈岭。在今湖南资兴市东南。《寰宇通志》 卷60郴州: 浦溪山 “在兴宁县 (今兴宁镇)东南六十里。顶有天鹅池、龙须带、刘江仙祠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2: 浦溪山“高万丈,周二百里。顶有雁池,俗名
在今黑龙江省伊春市北。为汤旺河上游支流。源出小兴安岭。清齐召南《水道提纲》卷25:“吞河源出吞你窝集之南。有两池,南池曰吞鄂模,周三十里,南流曲曲二百里,会东北来之乌模鲁河。”
①南朝梁置,属北江州。治所在西平县(今湖北黄陂县北)。北齐废。②南齐永明三年(485)置,属郢州。治所在绥怀县(今湖北黄州市北)。北周废。③南齐永明七年(489)置,属梁州。治所在郧乡县(今湖北郧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