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普陀山

普陀山

①或作补陀落迦山。即今浙江舟山市普陀区东北莲花洋中之普陀山。宋 《宝庆四明志》 卷20昌国县: “普陀洛迦山在东海中,佛书所谓海岸孤绝处也。” 今系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。“普陀洛迦”,梵文意为 “小白花”。

②在今广东惠来县西北。清雍正 《惠来县志》卷3: 普陀岩山 “在县西北十里,五朝山之西。两石夹峙,岩祀普陀佛。……前后荔枝百株,实颇佳”。


(1)在浙江省舟山市,是舟山群岛属岛。岛呈狭长形,南北纵长6.7千米,东西横宽4.3千米,面积11.68平方千米。山体大部分为花岗岩构成。最高峰佛顶山,海拔291.3米。据《普陀山志》载,五代梁贞明二年(916年),日僧慧锷自五台山请观音像归国,途经普陀山为大风所阻,居民张氏舍宅为院于双峰山下,号“不肯去观音院”。南宋绍兴元年(1131年)将普陀山佛教各宗统一归于禅宗。嘉定七年(1214年),又规定该山以供奉观音为主。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。历朝相继兴建寺院,曾一度有寺院、庵堂和茅篷228个,僧尼4100多人。普济、法雨、慧济三大寺,规模宏大,建筑考究,是中国清代建筑群的典型。岛上有千步沙、潮音洞、梵音洞、南天门、西天门等风景点20余处,幽洞奇岩,海景变幻。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。(2)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七里公园中心。西麓元风洞,又叫玄风洞、芫荽岩,洞内凉风习习,炎日消暑。洞北为普陀门,右侧护碑亭中有唐书法家颜真卿所书“逍遥楼”碑,宋李彦弼的《湘南楼记》和明包裕的《重修广西省城碑记》等珍贵碑刻。山有普陀石林、观音洞、普陀岩、玄武洞、摘星亭等胜景。

普陀山千步沙·百步沙


猜你喜欢

  • 石渎堰

    即石窦堰。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古邺城东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永和六年(350),冉闵灭后赵,大诛胡羯,后赵公侯卿校出奔襄国(今河北邢台市),抚军“张贺度据石渎”,即此。又称石窦堰(《魏书·地形志》)。在今

  • 松山馆

    馆驿名。辽置,在今内蒙古赤峰市西北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 上京道引宋薛映记曰: “上京者,中京正北八十里至松山馆。” (按,此里距有误,据宋富弼 《行程录》: 由中京至临都馆、官窑馆,再至松山馆,为一百九

  • 思旺镇

    即今广西平南县西北四十里思旺镇。明置秦川巡司于此。清咸丰初,太平军大败清军于此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平南县西北部、浔江支流思旺江中游东岸。面积153平方千米。人口8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思旺圩,人口3580

  • 大陵山

    在今山东单县西南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2单县:大陵山“地高耸,水不能啮。俗谓之土山。山下有长堤,以捍黄河”。

  • 高镇

    在今福建德化县西北。明置高镇巡司于此。万历末废。(1)镇名。在陕西省横山县东南部、小理河北岸。面积250平方千米。人口1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高家沟,人口1120。清初以姓氏、地形得名高家沟,1946年

  • 锣鼓潭

    在今广东新会市西南五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广州府新会县: 锣鼓潭,“山溪之水汇流经此,水石冲激,声如锣鼓,南流入海”。

  • 立节县

    唐万岁通天二年(697)改义丰县置,属定州。治所即今河北安国市。神龙元年(705)复改义丰县。古县名。武周万岁通天二年(697年)以义丰县改名,治今河北省安国市。属定州。唐神龙元年(705年)复名义丰

  • 西梁山镇

    在今安徽和县南六十里梁山下。清设游击守备驻守。在安徽省和县东南角、长江沿岸。面积32.99平方千米。人口2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西梁山,人口 3310。镇以山名。1949年设西梁乡,1958年改公社,1

  • 临潼县

    ①北魏置,属临潼郡。治所在今安徽泗县东南。孝昌中废。东魏武定初复置,后废。②北宋大中祥符八年 (1015) 改昭应县置,属京兆府。治所即今陕西临潼县。元属奉元路。明属西安府。民国初属陕西关中道。192

  • 孟良梯

    在今四川奉节县东十三里长江瞿唐峡南岸绝壁上。明正德 《夔州府志》 卷7: “孟良梯与粉壁堂相连。俗传孟良欲夜过关,故设此梯。” 实为古栈道遗迹,顺梯上为盔甲洞,发现古巴人遗物。梯下为粉壁堂,有 《宋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