晋安寨
一名晋安乡。在今山西太原市晋祠镇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 五代晋天福元年 (936),“ (石)敬瑭引兵会契丹国晋安寨,置营于晋安之南”。即此。
又作晋安乡。在今山西省太原市晋祠镇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唐清泰三年(936年),石敬瑭以河东反,诏张敬达讨之,营于晋安乡,进围太原,为契丹所败,退保晋安寨,即此。
一名晋安乡。在今山西太原市晋祠镇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 五代晋天福元年 (936),“ (石)敬瑭引兵会契丹国晋安寨,置营于晋安之南”。即此。
又作晋安乡。在今山西省太原市晋祠镇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唐清泰三年(936年),石敬瑭以河东反,诏张敬达讨之,营于晋安乡,进围太原,为契丹所败,退保晋安寨,即此。
一名蔡庄。即今河南尉氏县南蔡庄镇。明嘉靖 《尉氏县志》 卷1 《市集》: “蔡家庄集,在县南四十里。”
即今河北安国市南三十里伍仁桥镇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47祁州图:南有伍仁桥。在河北省安国市南部。面积38平方千米。人口3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伍仁桥,人口 3720。原名伍仁店,明万历年间郑贵妃为省亲方
即今福建长汀县西南四都乡。1934年中央革命根据地置汀西县治此。
①清入关前都城。即今辽宁沈阳市。后金天命十年 (1625) 自东京 (今辽阳市) 迁都沈阳,天聪八年 (1634) 尊为盛京。顺治元年 (1644) 定都京师顺天府 (今北京市) 后,以此为留都,亦称
在今广东广宁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肇庆府广宁县:企冈营在“县北八十里。相接者曰花山营,俱嘉靖三十九年设,防顾水一带及营后螺壳贼巢,最为险要”。
即今黑龙江省大庆市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安达直隶厅: “有烟土屯、小河子、喇嘛甸、萨勒图、安达五车站。” 1965年安达市迁治于此,改名大庆市。
亦名朔龙山。在今四川内江市西二里。明曹学佺《蜀中名胜记》卷8内江县:“城西二里化龙山麓,旧县址也。有长生观,凌风龛及冷然洞。咸淳中,郢有朱真人者,栖其中修炼,有吐纳之术。”又称华龙山。在陕西省南部,平
北宋置,即今广西靖西县东南岳圩。
五代杨吴析南康县置,在今江西上犹县西。以犹水为名。南唐保大十年(952)升为上犹县。五代杨吴时割南康县西南一乡置,治今江西省上犹县。属南康县。南唐保大十年(952年)升为上犹县。
在今河南嵩县西南十里。《左传·昭公四年》:“司马侯对曰,四岳、三涂……九州之险也。”杜注:“在河南陆浑县南。”《史记·周本纪》:武王曰,“我南望三涂”。《水经·伊水注》:“伊水历崖口,山峡也,翼崖深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