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新竹县

新竹县

清光绪元年 (1875) 改淡水厅置,属台北府。治所即今台湾新竹市。光绪二十一年 (1895)被日本侵占,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改设新竹市。新竹原名竹堑,由高山族社名音译而来。设县时取竹堑之 “竹”,前面加一 “” 字,取名新竹。


在台湾省本岛西北部,西临台湾海峡。面积1528.8平方千米。人口46.2万,其中高山族约1万多。辖1市、3镇、10乡。县治竹北市。原名竹堑,由高山族社名音译而来。清时,福建泉州人入垦。雍正九年(1731年)淡水厅自淡水港(在今台北县)迁此,光绪元年(1875年)改置新竹县。地处头前溪和凤山溪下游冲积平原南侧。三面环山,东南部丘陵起伏,西北部渐成平原。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以稻、甘薯、玉米、茶叶、花生、柑橘为主。沿海有养殖渔业。养牛业颇盛。工业有机械、食品、造纸、水泥和化学等。矽砂产量冠全省。还盛产煤炭。蓪草纸制作闻名。纵贯铁路、高速公路和15号、1号、3号省道经此。名胜古迹有义民庙、帽盒山蝙蝠洞、鸳鸯谷瀑布群、飞凤山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剑浦驿

    明洪武初置,属南平县。在今福建南平市东。清康熙三十八年 (1699) 废。

  • 蓝靛厂

    ①又名鹿园。在今北京东便门东。明蒋一葵 《长安客话》 卷4: “大通桥东有鹿园,方广十余里。地平如掌,古树偃仰,与高冢相错。……相传是金章宗时故址,今因畜鹿于此。” 明 《帝京景物略》卷2: “鹿园,

  • 昭信军

    唐方镇。光化元年 (898) 置,治金州(今陕西安康县)。辖境相当今湖北西北部及陕西东南部。天祐二年 (905) 移治均州 (今湖北丹江口市西),改名戎昭军。辖境仅有湖北西北部。唐方镇之一。光化元年(

  • 西关寨

    在今安徽潜山县西北。地形险要。南宋末刘源聚众在此扎寨抗元达十八年之久。今寨内东石壁上有刘源题刻, 记述其率民结寨抗元事迹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8“野人原寨”条:“其新寨五十有八,俱绕潜山之麓。其著者为西关

  • 平原县

    ①秦置,属济北郡。治所在今山东平原县西南二十五里张官店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项羽北击齐,“北至城阳,田荣亦将兵会战。田荣不胜,走至平原,平原民杀之”。即此。西汉为平原郡治。东汉为平原国治。北魏为东青州

  • 留得人堡

    即今陕西府谷县城。五代梁乾化二年(912) 府谷县迁治于此。

  • 永新江

    又名禾水、大溪。即今江西永新县南禾水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7吉安府永新县:永新江“在县南。源出禾山,亦曰禾江。东流合琴亭、胜业诸水,至县东又会群川,入泰和县界,会牛吼江入赣江”。

  • 蔡龙县

    唐武德五年 (622) 置,属姜州。治所在今广西浦北县西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 “从蔡龙洞名之。” 贞观十年 (636) 属廉州。北宋开宝五年(972) 废。古县名。唐武德五年(622年)置,治今广

  • 大诸葛堰

    在今云南保山市南六里。《清一统志·永昌府》:大诸葛堰“在保山县南法宝山下,周遭九百八十余丈,中深二丈,汉诸葛武侯所浚。岁久淤涨,明成化三年巡按朱修筑,水分口为三,泄以灌田,俗呼为大海子

  • 顺兴驿

    宋建,属顺昌县。在今福建顺昌县。明洪武初改名双峰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