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洛城
即新乐城。即今河南新乡市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 获嘉县: “太和二十三年复,治新洛城。”
即新乐城。即今河南新乡市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 获嘉县: “太和二十三年复,治新洛城。”
即今新疆哈密市东二百里沁城乡。清宣统《新疆图志》卷80哈密厅:沁城,“蒙语呼塔勒纳沁,言旷野有鸦,或云果子沟也。回语呼塔什伯拉克。塔什,石也,伯拉克,庙也。雍正初大将军岳钟琪始议屯垦于此。今驻守备,耕
唐开元前置羁縻州,属黎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泸定县南或石棉县西北境。北宋以后废。
即今浙江苍南县南六十里蒲城乡。原为蒲门和壮士二千户所城,均为明洪武二十年 (1387)为防御倭寇而筑,后将壮士所并入蒲门所,遂改称蒲壮所。又称蒲壮寨。《清一统志·温州府》: 蒲壮寨“在平阳县东南九十里
清置,属渑池县。在今河南渑池县东崤店。
一名凤凰山。在今广东阳东县西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98南恩州:凤凰山“一名北甘山。……《倦游录》云:南恩州北甘山,壁立千仞,有瀑水飞下,猿狖不能至。凤凰巢其上,彼人呼为凤凰山”。
南朝宋改新息县置,属汝南郡。治所即今河南息县。北齐将北新息县废入,复改为新息县。古县名。南朝宋分新息县置,治今河南省息县。属汝南郡。北齐以北新息县废入,复名新息县。
在今广东韶关市内。明弘治十年(1497)为纪念宋代名医余靖而建,其名取自蔡君谟诗“必有谋猷裨帝右,更加风采动朝端”。1933年重建。楼上挂“风采楼”匾,是明代著名书法家陈白沙手笔。
在今广东翁源县西北。明嘉靖 《翁源县志》: “耽泉去县 (今翁城镇) 三十里。山下有巨石,鸣泉泻落,珍木兽禽。唐时有僧杖锡于此,耽玩不舍,因名耽石。宋余襄公 (余靖) 磨崖大书记刻尚存。”
①西汉太初元年 (前104) 改右内史置,属司隶校尉部。分原右内史东半部为其辖区,职掌相当于郡太守。因地属畿辅,故不称郡,为三辅之一。宋敏求 《长安志》 卷2引 《三辅决录注》 曰: “京,大也。天子
亦作特恳河。在今俄罗斯萨哈林岛 (库页岛) 西北部。清康熙 《皇舆全览图》: 库页岛西海岸有 “特恳河”,河口为特恳噶山。光绪 《吉林通志》卷23: 特肯河 “出阿当吉山西麓,西流径特肯噶珊北入海。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