掩山
在今湖南江永县西北。宋本 《寰宇记》 卷116永明县: “掩山在县西北三十里,接营山。又西连青山。有一岩,穴口有石掩塞,因为名。”
在今湖南江永县西北。宋本 《寰宇记》 卷116永明县: “掩山在县西北三十里,接营山。又西连青山。有一岩,穴口有石掩塞,因为名。”
又名邗江、邗溟沟、渠水、中渎水。春秋时吴王夫差开凿。我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人工运河。《左传》:哀公九年(前486),“吴城邗,沟通江淮”(一作“吴城邗沟,通江淮”)。故道自今江苏扬州市南引江水北过高邮市
即今广东开平市西南赤坎镇。明、清置松柏巡司于此。
明洪武十五年 (1382) 置,属云南都司,后改属四川行都司。治所在今四川西昌市东。万历后废。
南齐永明六年(488)置,属越州。治所即今广西北流市。辖境相当今广西北流市地。梁改为北流县。南朝齐永明六年(488年)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。辖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、容县等市县。南朝梁、陈间降为
即今黑龙江省木兰县北白杨木河。源出县东北,南流入松花江。《金史·太祖纪》: 收国二年 (1116) 九月 “乙巳,南路都统斡鲁来见于婆卢买水。始制金牌”。清称布雅密河。
南宋庆元元年 (1195) 升英州置,治所在真阳县 (今广东英德市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英德市地。元至元十五年 (1278) 改为英德路。五代南汉析广州之浈阳县置英州。南宋庆元元年(1195年)升为英德府
在今河南嵩县西南十里。《左传·昭公四年》:“司马侯对曰,四岳、三涂……九州之险也。”杜注:“在河南陆浑县南。”《史记·周本纪》:武王曰,“我南望三涂”。《水经·伊水注》:“伊水历崖口,山峡也,翼崖深高
在今山东博兴县南。《左传》: 庄公八年 (前686),“齐侯游于姑棼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5谓 “姑棼或以为即薄姑也”。
唐贞观五年(631)置,属羁縻懿州。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东境。后废。
喀尔喀南右旗的俗称。在今青海共和县西沙珠玉河北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