拉达克
在今克什米尔地区。以境内有拉达克山、拉达克河而得名。藏语称其地为麻域、芒域,古为羊同国属,公元7世纪前期为吐蕃王朝 (约629—842)征服; 10世纪时吐蕃王室后裔于此建立政权,治所在今列城,为西藏阿里三部之一。元代为乌思、藏、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所辖,设元帅二员管理。明代于其地置俄力思军民元帅府管理。清代其领主向西藏地方政府定期纳贡,19世纪30年代英国东印度公司唆使查模土王占有其地,并曾一度入侵阿里古格地区,被藏军击退,而拉达克嗣后则为英印政府统治。
在今克什米尔地区。以境内有拉达克山、拉达克河而得名。藏语称其地为麻域、芒域,古为羊同国属,公元7世纪前期为吐蕃王朝 (约629—842)征服; 10世纪时吐蕃王室后裔于此建立政权,治所在今列城,为西藏阿里三部之一。元代为乌思、藏、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所辖,设元帅二员管理。明代于其地置俄力思军民元帅府管理。清代其领主向西藏地方政府定期纳贡,19世纪30年代英国东印度公司唆使查模土王占有其地,并曾一度入侵阿里古格地区,被藏军击退,而拉达克嗣后则为英印政府统治。
即今河南浚县西南四十七里卫贤乡。《元丰九域志》卷2卫州:北宋熙宁六年(1073)“省卫县为镇,入黎阳县”。元祐元年(1086)复为卫县,金末,县废。
明置,属石泉县。在今四川北川县西北青㭎。
在今河南濮阳县西南。《史记·河渠书》:汉元光中,“河决于瓠子”。即此。
又称龙王洞。在今湖北宜昌县西南五十里筐覆山。《清一统志·宜昌府》:石门洞“在东湖县南五十里,接宜都县界。洞穴幽邃,潭深莫测,祷雨辄应”。今潭侧尚有清代学者王柏心所写《游石门洞记》、书法家邓石如所书《列
即今河南卫辉市东二十八里李源屯镇。清乾隆《卫辉府志》卷8:汲县李源屯有集。
在今越南平治天省广治北。《水经·温水注》:“卢容水出西南区粟城南高山,山南长岭,连接天障,岭西卢容水湊,隐山绕西卫北,而东径区粟城北,又东,右与寿冷水合。”即今越南广治省甘露河。
①即羊市。为晋代洛阳市场。在洛阳城 (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) 南。《太平御览》 卷191引 《洛阳记》 曰: “南市在大城南。”②本隋丰都市。在今河南洛阳市隋唐故城洛河南偏东。唐改为南市。③即大同
1940年置,属新疆省。治所即今新疆岳普湖县。1943年改为岳普湖县。1940年由疏勒、英吉沙、伽师等县析置,治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岳普湖县岳普湖镇。1943年升县。
清雍正八年(1730)置,属盐源县。治所在今四川木里藏族自治县西北桃巴乡瓦厂(旧木里)。“木里”,藏语意为“高而宽广美丽”。同治七年(1868)改为木里宣慰司。
在今湖北随州市东北百三十里。《水经·漻水注》:赐水“水源东出大紫山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