拉乌错
又作劳乌错。在今西藏南部,门隅地区达旺东十里处。藏语意为小神。原隶属于西藏地方政府管辖,为门隅三十二错、定 (错、定是当地的一级行政区划) 之一。1951年被印度政府非法占领。
又作劳乌错。在今西藏南部,门隅地区达旺东十里处。藏语意为小神。原隶属于西藏地方政府管辖,为门隅三十二错、定 (错、定是当地的一级行政区划) 之一。1951年被印度政府非法占领。
在今四川越西县东南苏姑乡 (烂田坝)。清置滥田坝土百户。
西汉元鼎六年(前111)分武威郡置,治所在得县(西晋改名永平县,今甘肃张掖市西北四十里)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注:“应劭曰, ‘张国臂掖,故曰张掖’。”辖境相当今甘肃永昌县以西,高台县以
西晋太康元年 (280) 改平夷县置,属南海郡。治所在今广东新会市西十五里。元熙中改属新会郡。隋开皇十年(590) 废入义宁县。古县名。西晋太康元年(280年)以平夷县改名,治今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西。
春秋时国。在今湖北应城市西。《左传》: 桓公十一年 (前701),“楚屈瑕将盟贰、轸”。后为楚所灭。古国名。春秋小国。在今湖北省应城市西。《左传》桓公十一年(前701年):“楚屈瑕将盟贰、轸”,即此。
一名龙岗山。即今辽宁清原满族自治县东北三通背岭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玄菟郡高句骊县:“辽山,辽水所出,西南至辽队入大辽水。”古山名。即今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东北三通背岭,为辽水(小辽水)发源地。
元至元二十年 (1283) 改保宁府置,属四川行中书省。治所在阆中县 (今四川阆中市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阆中、苍溪、南部等市县地。不久又改为保宁府。元至元二十年(1283年)改保宁府置,治阆中县(今四川
在今湖北宜城市西二十里。《水经·沔水注》: 夷水 “历宜城西山,谓之夷溪。又东南径罗川城,故罗国也”。
①即今山西平遥县东南上店村。《清一统志·汾州府》:上店镇“在平遥县东南六十里”。②在今河南汝阳县西南十三里上店村。旧属伊阳县。明置巡司于此。在河南省汝阳县中西部、汝河南岸。面积52平方千米。人口3.7
①古九州之一。《尚书· 禹贡》: “华阳黑水惟梁州。” 华指今陕西华山,华阳即为华山之南。黑水其说不一: 有今澜沧江、金沙江、怒江等。②三国魏景元四年 (263) 分益州置,治所在沔阳县 (今陕西勉县
即今四川巫山县西之大溪河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“(鸟飞)水出天门郡溇中县界,北流径建平郡沙渠县南,又北流径巫县南,西北历山道三百七十里,注于江,谓之鸟飞口。”《清一统志·夔州府一》 云此水为大溪河,发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