把边山
在今云南凤庆县南四十三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87顺宁府:把边山“中有把边关”。《清一统志·顺宁府》:把边山“两山对峙,一径中通,扼塞险隘之地”。
在今云南凤庆县南四十三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87顺宁府:把边山“中有把边关”。《清一统志·顺宁府》:把边山“两山对峙,一径中通,扼塞险隘之地”。
1946年置,隶东蒙自治政府。盟府驻王爷庙(今内蒙古乌兰浩特市)。辖科尔沁右翼前旗、中旗、后旗,扎赉特旗、喜扎嘎尔旗和王爷庙街。旋废。不久复置,直属兴安省。1947年属内蒙古自治区,王爷庙改称乌兰浩特
①在今四川内江市东五十里高山乡。清道光《内江县志要》卷1:观音场在“东五十里”。②在今四川德阳市东北。清同治《续修罗江县志》卷3:观音场在“县(今罗江镇)北二十里”。③即今四川三台县西之西平镇。民国《
在今贵州凤冈县东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2龙泉县: 黄杨古囤 “巉岩绝壁,有大河环绕其上,可容百万人”。南宋绍兴间,任正隆据之以叛,都监安文平之,营栅堑洫犹存。
在今广东雷州市西。《清一统志·雷州府》: 武郎盐场 “在海康县西。自廉州府合浦石康海至此泊舟,北通遂溪乐民所。明初置盐课司,崇祯三年裁。今有武郎埠”。
清宣统元年(1909)改大通县置,属吉林省。治所即今黑龙江省方正县。因方正泡为名。民国初属吉林省依兰道。1928年直属吉林省。1954年划归黑龙江省。在黑龙江省中南部。属哈尔滨市。面积2969平方千米
又名鼓楼隘。在今江西南康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8南安府南康县:古楼隘“在县西北六十里,亦曰古楼堡。正德中,桶冈左溪贼出茶坪垇,由上犹入古楼堡,竟薄城下,即此”。
即今黑龙江省双城市西南韩甸镇。民国《双城县志》 卷2: “韩家店在城西七十里,各种商铺均有。”集镇名。(1)在河北省隆化县城西北部。韩家店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1600。传明万历年间韩姓在此开店,故名。
①春秋戎己氏邑。在今河南濮阳市西南。《左传》:哀公十七年(前478),卫庄公尝翦戎州,“戎州人攻之,大子疾、公子青逾从公,戎州人杀之。公入于戎州己氏”。后戎州己氏东迁至今山东曹县东南楚丘集。西汉置己氏
即今山东费县西南八十里关阳司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
即今江苏通州市(金沙镇)西北四十四里刘桥镇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:通州(今南通市)北有“刘桥”。(1)在江苏省通州市西北部,九圩河、新刘河与幸福河两岸。面积65平方千米。人口5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