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口
即今湖北通山县东北慈口乡。民国 《湖北通志》 卷33兴国州: “慈口市在州西南一百二十里。”
即今湖北通山县东北慈口乡。民国 《湖北通志》 卷33兴国州: “慈口市在州西南一百二十里。”
即今河北滦南县西小青龙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7滦州: 靳家河 “一名小青龙河,亦汇众流达潮河以入海”。
南朝宋置,属交州。治所在今越南河内市。南齐治所在昌国县(今河内市)。辖境相当今越南河内市一带。隋开皇九年(589)平陈后废。南朝宋置宋平县,后升为郡,南齐治昌国县(今越南河内市)。属交州。隋平陈废。
在今湖南沅陵县东一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1沅陵县 “南山” 条下: 怡容山 “峰峦奇秀”。
战国韩邑。即今河南林州市。《荀子·强国篇》: 秦地 “在韩者,逾常山乃有临虑”。古邑名。战国韩邑,后属秦。即今河南省林州市。《荀子·强国篇》:秦地东“在韩者,逾常山乃有临虑”,即此。西汉置隆虑县。
即今安徽濉溪县西南百善镇。北魏时为白掸县治。
即今贵州平塘县西南克度镇。清顺治间于此置上克度里目。
①西晋置,属天水郡。治所在今甘肃礼县东北。后废。《水经·漾水注》: “西汉水又西南径始昌峡。《晋书地道记》 曰: 天水始昌县故城西也。”②南朝宋置,属乐昌郡。治所在今广东四会市北。南齐为乐昌郡治。隋平
即今河北万全县西南郭磊庄乡。清乾隆《宣化府志》 卷10万全县: 西路有郭磊庄。
后金崇德元年 (1636) 置,属内蒙古昭乌达盟。驻古尔板图尔噶山 (又名鼎足山,在今内蒙古敖汉旗驻地新惠镇内),后迁至今敖汉旗西北公爷府。清光绪间又迁往今翁牛特旗东南乌敦套海 (东老府)。宣统三年
唐置,属江油县。在今四川平武县东南南坝镇东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江油县: “有涪水关。”《方舆胜览》 卷70龙州: “十二关” 中涪水关 “距城一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