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平城
蒙古宪宗五年(1255)忽必烈命僧子总(刘秉忠)建,为忽必烈王府。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北四十里上都河北岸兆奈曼苏默古城。《元史·世祖纪》:中统元年(1260),“春三月戊辰朔,车驾至开平。亲王合丹、阿只吉率西道诸王,塔察儿、也先哥、忽剌忽儿、爪都率东道诸王,皆来会,与诸大臣劝进。……辛卯,帝即皇帝位”。升开平为府。四年(1263)以阙庭所在,加号上都,改府为上都路。成为元朝之陪都。明洪武二年(1369)于此置开平卫。永乐初荒废。
蒙古宪宗五年(1255)忽必烈命僧子总(刘秉忠)建,为忽必烈王府。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北四十里上都河北岸兆奈曼苏默古城。《元史·世祖纪》:中统元年(1260),“春三月戊辰朔,车驾至开平。亲王合丹、阿只吉率西道诸王,塔察儿、也先哥、忽剌忽儿、爪都率东道诸王,皆来会,与诸大臣劝进。……辛卯,帝即皇帝位”。升开平为府。四年(1263)以阙庭所在,加号上都,改府为上都路。成为元朝之陪都。明洪武二年(1369)于此置开平卫。永乐初荒废。
在今湖南湘乡市东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0湘乡县:东台山“一名凤凰山。南连华盖,下瞰涟水,上有平石若台”。
一作珂咄罗国。唐西域国名。都城在思助建城 (今塔吉克斯坦库尔干秋别北)。《新唐书·西域传》: 骨咄 “广长皆千里。王治思助建城。多良马、赤豹。有四大盐山,山出乌盐”。龙朔元年 (661) 置高附都督府
在今广东番禺市东北明经村。清同治 《番禺县志》 卷18: 墟市有 “明经墟”。
即今河北丰南市南七十里黑沿子镇。濒于渤海。清时有千总驻此。
即今云南开远市。明置土巡检司于此。
亦作盐井镇。北宋置,属临江县。在今四川忠县东北㽏井镇。 产盐。 清设石桥井通判驻此。 民国改设县佐。
即今江西湖口县南流芳乡。《清一统志·九江府二》:刘家市“在湖口县南四十里。商旅居民极为繁盛。都昌、湖口二县俱贸易于此”。
明嘉靖七年(1528)于故思恩州置,属思恩府。治所在今广西平果县东北旧城镇。1918年废入思林县。明嘉靖七年(1528年)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县东北。属思州府。后废。
隋大业三年 (607) 改农州置,治所在新容县 (今越南平治天省广田县东香江与蒲江合流处)。辖境相当今越南平治天省地。后废。隋大业年间改农州置,治新容县(今越南承天-顺化省广田县东)。后废。
全称为苏松太兵备道。清乾隆六年(1741)改苏松道置,属江苏省。治所在上海县(今上海市南市区旧城内)。辖苏州、松江二府和太仓州地。二十五年(1760)改为松太道。嘉庆十六年(1811)复旧。1912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