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通仓
隋开皇三年(583)建,在今陕西华阴市东北渭河入黄河口处。大业初改名永丰仓。
隋开皇三年(583年)建,在今陕西省华阴市东北渭河入黄河口处。大业初改名永丰仓。
隋开皇三年(583)建,在今陕西华阴市东北渭河入黄河口处。大业初改名永丰仓。
隋开皇三年(583年)建,在今陕西省华阴市东北渭河入黄河口处。大业初改名永丰仓。
在今青海兴海县西北鄂拉山口。一说在共和县西北海南山。《新唐书·薛仁贵传》:咸亨元年(670),讨吐蕃,“军次大非川,将趋乌海。仁贵曰:‘乌海地险而瘴,吾入死地,可谓危道,然速则有功,迟则败。今大非岭宽
①即今四川梁平县西南回龙镇。清光绪《梁山县志》卷3:回龙场在“县西九十里”。②即今四川营山县西北回龙镇。清同治《营山县志》卷4:回龙场在“治西三十里。通蓬州徐家场大道,曾设驿站,驰递文报”。
在今江西萍乡市东南。明初置巡司于此。
五代闽永隆四年(后晋天福七年,942)改桃源县为永春县,属泉州。治所即今福建永春县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30泉州《县沿革》:永春县,“旧录云,县境有乐山,山之草木四时不变,故谓之永春”。元属泉州路。明属泉
北宋置,属当涂县。即今安徽马鞍山市北之慈湖街道。古镇名。即今安徽省马鞍山市东北慈湖。北宋属当涂县。
1934年由康保、商都二县析置,属察哈尔省。治所在嘉卜寺(今内蒙古化德县)。1936年改为新明设治局。1934年由康保、商都二县析置,治加普寺(今内蒙古化德县城关镇)。1936年改名新明设治局,隶察哈
又名东岳寺。在今四川峨眉山市北五里大庙乡飞来岗上。清道光《峨眉县志》卷2:“飞来冈在县北大庙后,有飞来殿。殿内有唐宋家庆楼、吕纯阳仙笔。”寺始建于唐,宋淳化四年(993)和元泰定四年(1327)两次大
①即今河北滦县西南六十里茨榆坨镇。清于此设把总驻守。②一作刺榆坨。即今辽宁辽中县东三十里茨榆坨镇。清置堡于此。《清一统志·奉天府二》 “东州堡” 条下: “刺榆坨堡在 (承德) 县西南一百二十里。”
在今陕西韩城市东北禹门。《清一统志·同州府》: 神禹庙 “在韩城县东北六十里禹门。元至元元年,因旧地重建”。另有大禹庙在今韩城市东北六里周原村,又称大夏禹王庙。始建于元大德五年 (1301),明万历七
即垣水。今河北涿州市北拒马河支流胡良河。《水经·圣水注》:垣水“上承涞水于良乡县。分桃水,世谓之北涉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