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广武县

广武县

①西汉置,属太原郡。治所在今山西代县西南十五里古城村。东汉改属雁门郡。三国魏为雁门郡治。北魏明帝时移治上馆城(今代县)。隋开皇五年(585)为代州治,十八年(598)改为雁门县。

②三国蜀汉置,属阴平郡。治所在今四川青川县西南青溪镇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廖化传》:“先主薨,为丞相参军,后为督广武”即此。西晋改为平武县。

③十六国后秦置,为广武郡治。治所在今甘肃永登县。隋开皇初改名邑次县,寻复名广武县,属凉州。后又改名邑次县,大业二年(606)改允吾县,六年(610))改为会宁县。唐武德三年(620)复改广武县,属兰州。天宝初属金城郡,乾元初复属兰州。二年(759)改名金城县。

④北魏太和元年(477)置,为徧城郡治。治所在今陕西延安市东北甘谷驿镇附近。北周建德六年(577)改为丰林县。

⑤东魏武定元年(543)置,属东燕州徧城郡。治所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。北齐废。

⑥隋开皇四年(584)置,属郑州。治所在今河南郑州市西北古荥镇北五里。仁寿元年(601)废入荥泽县。

⑦五代晋改唐林县置,属代州。治所在今山西原平市南十四里唐林岗村。后复改唐林县。

⑧金置,属朔州。治所在今山西山阴县南七十里旧广武村。贞祐三年(1215)改属代州。蒙古中统时废。

⑨1931年并荥泽、河阴二县置,属河南省。治所在今河南郑州市西北河阴旧城。1949年废入成皋县。


(1)古县名。(1)西汉置,治今山西省代县西南。为都尉治,属太原郡。东汉属雁门郡。三国魏为雁门郡治。北魏移治上馆城,即今代县。属肆州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因避太子杨广讳,改雁门县。(2)三国蜀汉置,治今四川省平武县东北平武古城。属阴平郡。西晋太康元年(280年)改平武县。(3)十六国后凉改永登县置,治今甘肃省永登县东南。为广武郡治。隋开皇三年(583年)改邑次县,寻复原名,属兰州,后又改邑次县。大业二年(606年)改允吾县,六年改为会宁县。唐武德三年(620年)复改永登县。属兰州。乾元二年(759年)改金城县。(4)北魏时侨置,治今北京市昌平区西。属东燕州。北齐天保年间废。(5)北魏孝文帝置,治今陕西省延安市东北延河北岸。属遍城郡。北周宣帝时(一说隋开皇十八年〔598年〕)改丰林县。(6)东魏改原武县置,治今河南省原阳县。属荥阳郡。北齐天保七年(556年)废。(7)唐垂拱四年(688年)改汜水县置,治今河南省荥阳市汜水镇西。属孟州。神龙初复为汜水县。(8)五代晋改唐林县置,治今山西省原平市南唐林岗。属代州。后复改唐林县。(9)金置,治今山西省山阴县西南。属朔州。元中统时废。(2)古旧县名。隋开皇四年(584年)置,治今河南省郑州市西北。属荥阳郡。仁寿元年(601年)改荥泽县。1931年复置,治今荥阳市东北广武镇。1948年与汜水县合并设成皋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广福山

    在今湖南武冈县北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1武冈州:广福山“山峰峻拔,石洞深邃”。

  • 麦冲铺

    明置,即今贵州都匀市南墨冲镇。《清一统志·都匀府》 “五家铺”条下:又有“麦冲铺”等,旧皆戍守处。“麦冲”系布依语音译,意为磨石冲子。

  • 丘卢州

    唐置羁縻州,属巂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境大凉山地区。后废。

  • 桑林

    在今河北威县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兴元元年(784),朱滔攻贝州,成德帅王武浚、昭义帅李抱真合兵进救,距贝州三十里,“武俊遣其兵马使赵琳将五百骑伏于桑林”。胡三省注: “桑林之地在经城 (今威县北五十

  • 蔺城隘

    在今甘肃通渭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9巩昌府通渭县: 蔺城隘 “在县东南八十里。其地有蔺家硖也”。《清一统志·巩昌府二》 作蔺家峡隘。

  • 盐官县

    ①西汉置,属西河郡。方位缺考,当在今陕西与山西交界的黄河两岸。东汉废。②三国吴黄武四年 (225) 改海昌屯田都尉置,属吴郡。治所在今浙江海宁市盐官镇南杭州湾海中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: “汉海盐县地,

  • 同心山

    在今四川富顺县东。《寰宇记》卷88富顺监:“同心山在城东五里。”《舆地纪胜》卷167富顺监:同心山,“《图经》:在监东七里。尖峰上有古木一株,迥然众山中。元祐、绍圣间,邦人吕霆、吕造读书其上,俱以文显

  • 乡城

    即今四川乡城县。清置乡城土百户。“乡城”,藏语意为“手上的珠子”或“串珠”。光绪三十四年(1908)改流,置定乡县。

  • 乌兰乌苏河

    ①亦作赫色勒河、得尔必楚克河。即今新疆南之克孜勒河。为喀什噶尔河上游。《清一统志·喀什噶尔》:赫色勒河在“喀什噶尔城南。源出北山麓,东南流会特尔墨楚克河入雅璊雅尔河”。徐松《西域水道记》卷1:乌兰乌苏

  • 巴旺宣慰司

    清乾隆三十九年(1774)置,属雅州府。治所在今四川丹巴县北巴旺乡。宣统三年(1911)改流,属道坞委员管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