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广州通海夷道

广州通海夷道

唐时中国通西亚和非洲东部的道路名。附见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,系根据贾耽所记从边州入四夷道路转载。主要道路有二:(1)由广州经由越南中部、南部沿海地区和附近岛屿,渡新加坡海峡,过爪哇岛、苏门答腊岛、尼科巴群岛至师子国(今斯里兰卡),再沿印度半岛西岸经波斯湾至幼发拉底河口的乌剌国(今巴士拉),然后换乘小舟至末罗(今巴士拉之西),再取陆道至缚达城(今伊拉克首都巴格达)。(2)由上述路线至印度半岛西岸后渡印度洋至非洲东部的三兰国(今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),向北经数十个小国可通乌剌国,同第一条路线会合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富林洞

    即今广东云浮市西南富林镇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勤州: “开元十八年平春、泷等州,首领陈行范余党保铜陵北山,广州都督耿仁忠奏复置州,治富林洞,因以为县。”

  • 双门山

    在今江西广丰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5广信府永丰县:双门山在“县东北三十五里。两峰并峙,纡回二十余里。东接衢州,北连玉山,远望如双门。往来常、玉二邑者必取道于其下”。

  • 天琴山

    在今越南中部义静省锦川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2安府:天琴山“在奇罗县东海边。相传陈氏主游此,夜闻天籁如琴,因名。永乐初,张辅擒黎仓于此”。

  • 竹城

    在今湖南澧县东南一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70澧州:竹城,“建炎、绍兴之扰,州尝寄治于仙明湖之南岸,以竹为城,至今人犹以竹城目之”。或说在今湖南岳阳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岳州府巴陵县“刘备城”条下:“又有

  • 聂拉木

    一名尼牙拉木宗城。即今西藏聂拉木县。为尼泊尔与后藏间往来要路,亦尼泊尔入藏之第一镇。清松筠 《西招纪行诗》 注: 定日汛岔路有三,“一西行二日即抵聂拉木边隘”。清乾隆五十六年(1791) 廓尔喀由此侵

  • 大兴苑

    隋开皇元年(581)置,在今陕西西安市北。东西二十七里,南北三十三里,东接灞河,西连汉长安城,北枕渭水。唐名禁苑。隋开皇元年(581年)置,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北。东西长二十七里,南北宽三十三里,东接灞河

  • 石盘闸

    在今广东阳山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阳山县:石盘闸“在县东南。地名大桥,路通英德县界。防杉木角贼。其北有大青蓝闸。相近为天堂岭,通乳源县莽山险路”。

  • 万寿县

    ①西晋置,为牂牁郡治。治所在今贵州瓮安县东北。南齐属南牂牁郡。梁以后废。②唐武德五年(622)改万春县置,属渝州。治所即今四川永川市南朱沱镇。天宝初属南平郡,乾元元年(758)复属渝州。宋乾德五年(9

  • 永建县

    南朝宋置,属海昌郡。治所当在今广东高州、信宜二市县境。梁以后废。

  • 甸头

    在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西北七十里。明蒙化府于此置甸头巡司。清废。在今云南省保山市北、永平县西南。明置巡检司于此。属永昌府。清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