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乐苑
东汉雒阳苑囿。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外。《元河南志》引《洛阳宫殿名》有“平乐苑”。
东汉雒阳苑囿。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外。《元河南志》引《洛阳宫殿名》有“平乐苑”。
即今湖南常德市西三十里河洑山东麓河洑镇。明嘉靖 《常德府志》 有河洑市。
唐置,为羁縻长宁州治。治所即今四川长宁县。后废。
在今湖南邵阳市东区资水南岸砥柱矶上。《明一统志》卷63宝庆府:双清亭“在府城东五里江心石上。宋建。资、邵二水汇于下,故名”。1956年辟为双清公园。
唐置羁縻州,属安南都护府。治所在今越南义静省海云南。后废。
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南,产海盐。明置盐课司。《明 一统志》 卷82廉州府: 海北盐课提举司 “旧在雷州府。洪武初迁于石康县西,领白沙等十五盐课司”。后废。
明置,在今甘肃合水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7合水县:宋庄驿“在县东六十里”。清废。
一名皋石山。在今广东英德市南十五里。《艺文类聚》 卷6引王韶之 《始兴记》: “梁、鲜二水口下流有浈阳峡,长二十余里。山岭纡郁,丛流曲勃。” 《水经· 溱水注》: “溱水又西南,历皋口、太尉二山之间,
北宋东京城 (今河南开封市) 外城东面汴河北水门。太平兴国四年 (979) 赐名。天圣初改为广津门,熙宁十年 (1077) 复名通津门。北宋东京城(今河南开封市)外城东面汴河北水门。太平兴国四年(97
①在今北京市西北颐和园西玉泉山。因泉水清澈、晶莹如玉而名。赵万里校辑《元一统志》卷1引赵著碑记云:“燕城西北三十里有玉泉。泉自山而出,鸣若杂珮,色如素练,泓澄百顷,鉴形万泉。”明蒋一葵《长安客话》卷3
一作蓝口,又称祁山。在今河南安阳市西。《三国志· 魏书·袁绍传》: 东汉建安九年 (204),曹操大败袁尚,“尚还走滥口”。即“祁山(1)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