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南
指四川南部地区。清代置川南永宁道(下川南道),辖叙州府及泸州、永宁、资州三州。范围大致包括今宜宾、仁寿、资阳等市县以南地区。民国初改为四川永宁道。
地区名。在四川省南部。范围大致包括今自贡、泸州、内江、乐山、宜宾五市。成昆、内宜、成渝铁路经此。金沙江、长江、沱江通航。宜宾、泸州二市通国内航班。
指四川南部地区。清代置川南永宁道(下川南道),辖叙州府及泸州、永宁、资州三州。范围大致包括今宜宾、仁寿、资阳等市县以南地区。民国初改为四川永宁道。
地区名。在四川省南部。范围大致包括今自贡、泸州、内江、乐山、宜宾五市。成昆、内宜、成渝铁路经此。金沙江、长江、沱江通航。宜宾、泸州二市通国内航班。
亦名葫芦河。即今四川石柱、丰都二县境之悦来河、龙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3石砫宣抚司:三江溪在“司东北二十里。有三水合流,北注大江”。《清一统志·石砫厅》:三江溪“在厅东北八十里。有三源:一出桂子洞;一出
南朝宋置,属豫州。治所在汝阴县(今安徽阜阳市)。后废。
即今四川万源市东南里井溪乡。民国《万源县志》卷2:井溪坝在“治东一百六十里”。
在今山西屯留县西。《清一统志·潞安府》 “丰仪镇”条下:“又边寨镇,在县西南,路通平阳府岳阳县。”
①唐贞观元年(627)改平昌县置,属崖州。治所在今海南省文昌县西北。《寰宇记》卷169文昌县:“取偃武修文之意。”北宋改属琼州。元属乾宁军民安抚司,至顺二年(1331)移治北山都(今文昌县)。明属琼州
①在今江西丰城市东南龙门山下。《舆地纪胜》卷26隆兴府:龙湫“在丰城县龙门七宝禅寺之西,深处有石可以琢砚, 龙尾石之亚也”。《明一统志》卷49南昌府:龙湫“在丰城县西南三十里。众峰拗处, 内有蛰龙,
清置,属长春府。在今吉林农安县南万宝山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长春府官商路:“北:万宝山镇达农安。”在黑龙江省安达市中西部。面积283.5平方千米。人口2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爱国村,人口5310。193
即今河北黄骅市东南羊二庄回族乡。旧属盐山县,民国时设县佐。
即今云南西部之澜沧江。汉至南朝称兰仓水。《后汉书·西南夷传》:“始通博南山,度兰仓水,行者苦之。”
元置。在今广西临桂县西南。元《析津志》 天下站名有 “遶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