崇光宫
北魏离宫。献文帝拓跋弘于平城北苑中建。在今山西大同市城北白马城村、马站村一带。《魏书·显祖 (献文帝) 纪》: 皇兴五年 (471) 禅位于太子,群臣上尊号太上皇帝,“徙御崇光宫,彩椽不斫,土阶而已”。又 《高祖 (孝文帝) 纪》: 延兴三年 (473),“改崇光宫为宁光宫”。
北魏离宫。献文帝拓跋弘于平城北苑中建。在今山西大同市城北白马城村、马站村一带。《魏书·显祖 (献文帝) 纪》: 皇兴五年 (471) 禅位于太子,群臣上尊号太上皇帝,“徙御崇光宫,彩椽不斫,土阶而已”。又 《高祖 (孝文帝) 纪》: 延兴三年 (473),“改崇光宫为宁光宫”。
古族名。《史记·西南夷列传》:“滇王者,其众数万人。其旁东北有劳浸、靡莫, 皆同姓相扶,未肯听。劳浸、靡莫数犯使者吏卒。元封二年,天子发巴、蜀兵击灭劳浸、靡莫,以兵临滇,滇王始首善,以故弗诛。”秦、汉
①在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八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密云县:冶山“上有塔。石洞深邃,水四时不竭。东有王府洞。昔人淘金址尚存”。民国《密云县志》卷1:冶山“上有砖塔,辽建普济寺,废碑今尚存。……产铁甚佳,上多
周代封国名。在今山东肥城市东南大汶河北岸铸乡。《左传》: 襄公二十三年 (前550),“臧宣叔娶于铸”。杜注: “铸国,济北蛇丘县所治。” 《吕氏春秋·慎大览》: “武王胜殷,命封黄帝之后于铸。” 即
北魏改陵县置, 属颍川郡。 治所在今河南鄢陵县西北十八里古城。东魏属许昌郡。北齐天保中废入许昌县。 唐武德四年 (621) 又改陵县为鄢
西汉置,属楚国。在今安徽宿州市东北六十六里支 (甾) 河乡城孜集。《水经·睢水注》:渒湖水 “西届彭城甾丘县之故城东”。东汉改为菑丘县。古县名。甾,一作菑(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)。西汉置,治今安徽省宿州
元在今贵州境内土司即有水西、水东之名。明贵州宣慰司(治今贵阳市)由安氏世袭宣慰使,宋氏世袭宣慰同知,两宣慰各有分地。安氏辖境约当今贵州省西北部息烽、修文以西,普定以北,水城以东,大方以南地区。以其大部
①原名涂水。在今湖北武昌县西南。《寰宇记》 卷112江夏县: 金水 “在县南九十里。出秦山,西注入大江。《旧记》 云,有金鸡从鸡翅山南飞,产金于此,故名金水”。②在今广西宜州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
即今贵州平塘县西南清水。明洪武中于此置中克度里目。
今贵州习水县北三峒。《明史·刘綎传》:万历二十八年(1600)征播州杨应龙,“诸将克丁山、铜鼓、严村,遂直捣楠木、山羊、简台三峒。峒绝险,‘贼’将穆照等众数万连营,诸将惮之。綎分兵攻其三面……尽克三峒
古都邑名。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二十里窑店镇一带。秦孝公十二年 (前350) 筑城,并将国都自栎阳迁此,因置咸阳县。据 《三秦记》: “在九嵕山南、渭水北,山水俱阳。故名。” 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 二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