峰高场
即今重庆市荣昌县东峰高镇。明正德 《四川志》 卷13: 荣昌县有峰高铺。清光绪 《荣昌县志》卷2: 峰高场 “距城三十里,至石盘铺十五里,交永川界”。
即今重庆市荣昌县东峰高镇。明正德 《四川志》 卷13: 荣昌县有峰高铺。清光绪 《荣昌县志》卷2: 峰高场 “距城三十里,至石盘铺十五里,交永川界”。
①秦置,属陈郡。治所即今安徽阜阳市。西汉改为女阴县,属汝南郡。东汉复为汝阴县。三国魏为汝阴郡治。北魏为颍州治。隋大业初为汝阴郡治。唐武德四年(621)为信州治。六年(623)复为颍州治。北宋政和六年(
即今云南西畴县南四十八里老街。原名牛羊街。清代称为畴阳老街,俗称老街。1941年曾置畴阳镇。
北宋置,属宋城县。在今河南商丘县南。
北魏始光四年 (427),改统万城置,在今陕西靖边县北白城子。太和十一年 (487) 改置夏州。古镇名。北魏始光四年(427年)改统万城置,治今陕西省靖边县北白城子。太和十一年(487年)改置夏州。
即今广东广州市北江高镇。明于此置慕德里巡司。清为江村圩。1938年被侵华日军所毁,1944年复建,取江村、高塘两圩之首字,改名江高镇。
1946年晋察冀边区由平山县西部析置,治洪子店 (今河北平山县西洪子店)。1958年撤销,并入平山县。旧县名。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设。共有两处:(1)1940年由河北省平山县冶河以东地区及获鹿、井陉二县部
清置,属蓟州。即今天津市蓟县南三十里上仓镇。
在今浙江诸暨市西五泄镇。宋《嘉泰会稽志》卷9诸暨县:五泄山“在县西五十里。 自山五级泄水以至溪,山川最为秀绝”。有小雁荡之称。
在今贵州铜仁市东四十里锦江南岸六龙山半。洞口西向,高30— 50米,最高处95米, 已探明长度1400米。洞分上、下二层, 由七个大厅、一个天厅和暗河组成。其中一巨型石笋如九龙盘绕。九龙洞之名盖出于此
在今山西绛县南十里。西魏大统五年(539)筑城。《周书·杨㯹传》:“复授建州刺史,镇车箱。”即此。在今山西省绛县东南。因城东西长,形如车箱,故名。西魏大统五年(539年)筑。《资治通鉴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