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岷州

岷州

西魏大统十年 (544) 置,治所在同和郡(治今甘肃岷县)。《元和志》 卷39: “南有岷山,因以为称。” 辖境相当今甘肃岷县地。隋大业初废,义宁二年 (618) 复置。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名和政郡,乾元元年 (758) 复为岷州。上元二年 (675) 没入吐蕃。北宋熙宁六年 (1073) 复置,辖境相当今甘肃西和、礼县、宕昌、岷县和甘南藏族自治州东南部地区。金改为祐州。后废。南宋绍兴九年 (1139) 另于长道县白石镇 (今西和县西南) 置岷州,十二年(1142) 改名西和州。元于故治复置岷州,初属巩昌路,至元八年 (1271) 割属脱思麻路。明洪武四年(1371) 置岷州千户所,十一年 (1378) 改为岷州卫。清雍正八年 (1730) 复为岷州,属巩昌府。1913年降为岷县。


西魏大统四年(538年)于宕昌羌地置南洮州,后改为岷州,治溢乐县(今岷县)。因南有岷山得名。辖境约相当今甘肃省岷县一带。隋大业三年(607年)废。义宁二年(618年)复置。唐肃宗上元二年(761年)后地入吐蕃。北宋熙宁六年(1073年)复置,治今岷县。属秦凤路。辖境约相当今甘肃省西和、宕昌、礼县、岷县等县地。金改为祐州。后废。南宋绍兴九年(1139年)另于长道县白石镇(今西和县西南)置岷州。十二年改为西和州。蒙古于原祐川县地置岷州,治今岷县。初属巩昌都总帅府,后属宣政院辖地脱思麻路宣慰司。明初改置岷州千户所、岷州卫。嘉靖二十四年(1545年)复置岷州,流官寄治他所。四十年废州为卫。清雍正八年(1730年)复置州。属巩昌府。辖境仅有今岷县一带。1913年降为岷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后潘村

    在今浙江湖州市东五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1湖州府:后潘村“元置巡司于此, 后废。明初洪武三年复置后潘巡司,今移于南浔税课局”。

  • 宁夏前卫

    明洪武十七年(1384)置,属陕西都司。治所在宁夏城内(今宁夏银川市)。清顺治十五年(1658)并入宁夏左屯卫。明洪武十七年(1384年)置,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。清顺治十五年(1658年)废入宁

  • 辛丰镇

    即新丰镇。今江苏丹徒市东南四十五里辛丰镇。在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中东部、京杭运河两岸。面积50平方千米。人口3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辛丰,人口 3900。东晋大兴四年(321年)开新丰湖(一作新丰塘),镇

  • 河头墟

    即今广东新兴县西南七十里新兴江西岸河头镇。清同治 《广东图说》 卷44新兴县: “宁化都,城西南七十里。……往来大道有天堂墟、河头墟汛。”

  • 大和山

    在今福建光泽县西北铁牛关(铁关)附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8邵武府光泽县:大和山在“县西北百二十里,与江西南城县接界。山有铁牛岭,旧置关于此”。

  • 古州蛮夷长官司

    明洪武三年(1370)改古州八万洞长官司置,属湖广辰州卫。治所即今贵州黎平县西北罗里乡。寻改属靖州卫。后废。永乐元年(1403)复置,属贵州卫。后改属黎州府。清雍正七年(1729)改置古州厅。

  • 忸密国

    北魏西域国名。国都在忸密城(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一带)。《魏书·西域传》:忸密国“都忸密城,在悉万斤西”。唐为安国。

  • 大浴真水

    亦名中陵川水。即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南、清水河县西北之浑河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树颓水“西南流,右合中陵川水。水出中陵县西南山下,北俗谓之大浴真山,水亦取名焉”。

  • 天宫溪

    在今福建漳州市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漳州府:天宫溪在“府西北七十里。源出龙岩县天宫山,流至此,为漫潭之上流。亦曰天宫大濑。中有石漈,高丈余。其水倾泻溪中, 自成音节,俗谓之更鼓水”。

  • 岐亭河

    即今湖北东北举水。《寰宇记》卷131黄州麻城县:岐亭河“在县西北八十里。唐武德三年于县置亭州,取此为名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