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岩州

岩州

①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置,治所在林虑县(今河南林州市)。大业初废。唐武德二年 (619) 复置,五年 (622) 废。

②唐贞观八年 (634) 改羁縻西金州置。属松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境。后废。

③唐贞观十九年 (645) 置,治所在白崖城 (今辽宁灯塔县东南西大窑镇南、太子河北岸官屯附近)。后废。辽复置,属沈州。金废。

④唐调露二年 (680) 析横、贵二州置,治所在安乐县 (今广西玉林市西北)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岩州 “以岩冈之北,因为名”。辖境相当今广西玉林市西、南及贵港市南境地。天宝元年 (742) 改为常乐郡,乾元元年 (758) 复为岩州。

⑤金兴定三年 (1219) 置,属辽阳府。治所在东安县 (今辽宁辽阳市东南)。元废。


(1)隋开皇十六年(596年)置,治林虑县(今河南林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省林州市。大业初废。唐武德二年(619年)复置。五年废。(2)唐太宗时置,治白岩城(今辽宁辽阳市东燕州城)。后废。辖境相当今辽宁省辽阳市以东、本溪市以西地区。辽复置,治白岩县。属沈州。金废。(3)金兴定三年(1219年)置,治东安县(今辽宁辽阳市东南)。辖境相当今辽宁省辽阳市东部。元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利城镇

    ①又作利港镇。北宋置,属江阴县。即今江苏江阴市西五十里利港镇。明初置利港巡司。②金置,属临沂县。在今山东临沭县东北。古镇名。宋置,在今江苏省江阴市西利港附近。

  • 合兴镇

    在今江苏南通市南。清光绪《通州直隶州志》卷1:“南十里曰合兴镇。”(1)在江苏省张家港市中北部、二干河畔。面积38平方千米。人口3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合兴街,人口 1800。传百年前陆、许、林三姓在此

  • 伊犁九城

    清乾隆二十六年(1761)至四十五年(1780)间在今新疆伊犁河北、塔勒奇山以南地区所建九城的合称。即惠远城(今霍城县南三十里伊犁河北)、惠宁城(地名巴彦岱,今伊宁市西北巴彦岱乡)、绥定城(地名乌哈尔

  • 滔山镇

    北宋置,属大潭县。在今甘肃西和县西南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3: 岷州大潭县有滔山镇。

  • 牙前县

    1945年初山东革命根据地由牟平、海阳、栖霞三县地析置,治桃村(今山东栖霞市东南桃村)。因位于牙山之南,故名。1950年1月撤销,并入海阳、栖东、乳山、牟平等县。旧县名。山东抗日根据地及解放区设。19

  • 南旺集

    即今山东汶上县西南南旺镇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汶上县: 有县丞驻南旺集。

  • 黑龙河

    在今山西灵丘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4灵丘县: 黑龙河 “ 《志》 云,出县西四十里黑龙谷,南流合于滱水”。

  • 他漏河

    ①古作太沵河。即今吉林西北部嫩江支流洮儿河。《新唐书·流鬼传》:“达末娄自言北扶余之裔,高丽灭其国,遣人度那河,因居之,或曰他漏河,东北流入黑水。”②一作难水。指今黑龙江省西部之嫩江及嫩江注入松花江后

  • 黑顶子

    又名夏渣山、乌尔浑山。在今吉林珲春市东南八十里敬信镇境。清同治十二年 (1873) 前后为沙皇俄国侵占,改名萨继诺夫卡。光绪九年 (1883)吴大澂奉命勘界,将收复黑顶子地方列为勘界议程。十二年 (1

  • 萨伊噶珊

    亦作萨衣。在今俄罗斯萨哈林岛 (库页岛) 上阿斯卡赛河口北岸。清初属宁古塔将军。康熙《皇舆全览图》: 库页岛东岸有 “萨衣噶山”。光绪《吉林通志》 卷17: 库页岛上旧设噶珊有 “萨伊”。咸丰年间通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