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岔路口镇

岔路口镇

清置,属德惠县。即今吉林德惠市东北岔路口镇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德惠县官商路:“东:岔路口达榆树。”


在吉林省德惠市东北部,东北濒松花江。面积220平方千米。人口5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岔路口,人口 2900。因位于三岔路口而名。1949年为岔路口区,1956年改乡,1958年改公社,1983年复乡,1984年置镇。主产玉米、稻。有农具加工、饲料等厂。德大公路经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济南县

    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置,属齐州。治所在今山东邹平县北十五里。大业初并入长山县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十六年(596年)置,治今山东省邹平县东北,属齐州。大业初废。

  • 安修县

    唐武德四年(621)置,属融州。治所在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北。贞观十三年(639)废。古县名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北。属融州。贞观十三年(639年)废。

  • 八字桥镇

    ①即今江苏扬中市南八桥镇。民国《江苏六十一县志》:扬中县有“八字桥镇”。②又名镇八士桥。即今江苏无锡市东北八士镇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金匮县图:东北有八字桥。

  • 宋泰县

    南朝宋末置,属九德郡。治所在今越南义静省境。南齐废。

  • 中峒安抚司

    明嘉靖初置,属施南宣抚司。治所在今湖北宣恩县东南。清雍正十三年(1735)废。

  • 土谢图汗旗

    清外蒙古(喀尔喀蒙古)土谢图汗部所属二十旗之一。顺治十二年(1655)始设旗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前杭爱省北境哈拉和林。古旗名。清顺治十二年(1655年)设,驻地在今蒙古国前杭爱省萨克哈一带。雍正后为乌

  • 七里街

    即今安徽石台县治(七里镇)。在石埭水上中游,为三国吴石埭城,石埭县也曾治此。清康熙《石埭县志》引宋县尉桂大受《水晶宫记》云:“宋理宗宝庆初始作新邑于此。以四面皆山,故不立城郭。因掘珠岭为东门,南山为南

  • 委粟山

    ①在今山东临朐县东北二里。《水经·巨洋水注》: “巨泽又东北径委粟山东,孤阜秀立,形若委粟。” 《清一统志·青州府一》 引 《县志》 称:委粟山 “亦名稷山,上有后稷祠”。②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南。《三国

  • 风陵渡

    在今山西芮城县西南七十二里风陵渡镇南,黄河渡口。《清一统志·蒲州府一》:风陵渡“在永济县南六十里风陵关下,黄河北岸”。在山西省芮城县西南端。黄河奔腾南泄转而向东的拐角,是晋、陕、豫三省交通要冲。郦道元

  • 陈家沟镇

    即今湖北安陆市南二十二里陈沟乡。清光绪《德安府志》卷8《兵事》:同治三年(1864)四月,“总兵杨长龄扎郡陈家沟”。